香港新闻网11月26日电 由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区政府主办的粤港深化经贸投资合作交流会25日在广州举行,本次交流会共促成经贸合作项目126个,总金额逾千亿元人民币。香港报章11月26日就时事热点发表社评。
《大公报》发表社评:当好大湾区双向开放的促进者
中央高度关心、重视香港发展,何立峰副总理早前出席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作主题演讲时指出,把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好、巩固好、发展好,既是香港所需,也是国家所重。他并对香港未来发展提出三点建议: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提升香港金融竞争力;进一步拓展金融开放合作,持续增添香港金融发展活力;进一步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着力夯实香港金融发展根基。香港各界要更加主动作为,用好优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文汇报》发表社评:粤港深化经贸合作 促进湾区互利共赢发展
粤港毗连相邻、同根同源、唇齿相依,多年来在经贸投资、旅游文化、人文生活等在不同领域全方位紧密合作。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香港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如今正全力发展创新科技、文化艺术等新兴产业;广东努力改革创新,已成长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世界重要制造基地。稳步推进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构建更高水平互联互通,是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香港商报》发表社评:粤港合作再深化 商界争先立新功
香港商界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粤港合作、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自应当仁不让,趁势而上,把握大湾区的机遇,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推动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强化产业协同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共赢。特别是在引进全球各类高端要素资源,深入拓展国际市场;用好大湾区创新链产业链优势,围绕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低空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加快培育打造产业新赛道;当好大湾区文化融合的持份者,对外广泛推广大湾区优势,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前来投资兴业等方面,商界要发挥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功能,抢占先机,这不仅有助湾区建设取得质的跃升,也将释放香港蕴藏的巨大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商界以实际行动投入粤港合作,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自能在与粤港共成长中成就梦想,收获可持续成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