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7.6级地震 已触发海啸预警
【菲律宾7.6级地震 已触发海啸预警】北京时间10月10日上午,菲律宾群岛地区海域突发7.3级强震,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紧急发布海啸威胁预警,震中周围海浪正在涌动。“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引发局地海啸,但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北京时间10月10日9时43分,菲律宾群岛地区海域发生7.3级地震后,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迅速发布权威评估,给中国沿海民众吃下一颗定心丸。然而,就在不到两周前,菲律宾中部宿务省刚发生过一场6.9级地震,造成至少68人死亡、36万人受灾。连续强震让这个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的岛国再度面临严峻考验!
当地时间10月10日,菲律宾群岛地区海域(北纬7.49度,东经127.01度)发生强烈地震,震级高达7.3级,震源深度仅15公里。美国海啸预警系统随后确认,这场地震已触发海啸预警,表明震源周围海域面临明确的海啸威胁。浅源地震、强震级、海域发生——这三个因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海啸生成的典型条件。地震发生后,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迅速介入,跟踪监测海啸波的产生与传播。
就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初步地震参数判断:“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该中心同时承诺,将继续跟踪分析地震和海啸监测数据,并及时发布信息。这一权威评估有效缓解了中国沿海地区居民的担忧。从地理位置看,此次地震震中位于菲律宾群岛以东海域,距离中国沿海较远,加上海底地形等因素,不具备对中国沿岸造成灾害性海啸的条件。
此次地震已是菲律宾近期的第二场强震。9月30日晚,菲律宾中部宿务省博戈市东北海域刚发生过6.9级地震。据菲律宾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10月3日通报,9月30日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为68人,受伤559人,受灾人口超过36万。前次地震导致335处基础设施和5013间房屋受损,12个市镇通信中断,89个市镇遭遇断电,53个市镇宣布进入灾难状态。宿务省政府已于10月1日宣布全省进入灾难状态,以便调动更多资源开展救援和安置工作。
针对9月30日的地震,菲律宾火山地震研究所当晚就发布了海啸预警,提醒莱特省、宿务省、比利兰省等地居民警惕异常海浪和强烈洋流。该机构明确建议民众:“远离海滩,不得前往海岸区域”。对于港口或浅水区域的船主,研究所建议妥善保管船只并远离海滨,已在海上的船只应保持在深海区域,直至收到进一步通知。这些详尽的防范指南,反映出菲律宾对海啸次生灾害的高度警惕。
面对菲律宾连续的地震活动,中国驻菲律宾使领馆高度重视在菲中国公民的安全。使馆在10月9日发布提醒,指出此前地震“震源深度浅”,呼吁在菲中国公民为预防余震、海啸等次生灾害,“及时寻找室外高地空旷处躲避”。使馆特别强调要“远离高楼及广告牌、脚手架等易脱落建筑物、构筑物”,并提供了完整的紧急联系方式,包括菲律宾报警急救电话和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热线。
菲律宾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是全球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从9月30日的6.9级地震到10月10日的7.3级地震,短时间内连续发生强震,引起了地震学界的广泛关注。科学家们正密切关注此次地震后的余震序列发展,以及是否会对周边地质构造产生进一步影响。特别是此前9月30日地震后,当地已发生了近800次余震,这种密集的地震活动令人担忧。
截至发稿时,菲律宾当地的海啸监测仍在继续。美国海啸预警系统的警报未解除,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的屏幕前,专家们紧盯着实时传来的海洋监测数据。
而对于刚刚经历9月30日强震的菲律宾民众来说,这场新的地震无疑是在未愈合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灾难接连发生,考验着这个热带岛国的韧性与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