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站上3900点 全市场近百股涨停
【沪指站上3900点 全市场近百股涨停】10月9日,A股市场迎来“开门红”行情。沪指高开高走,以1.32%的涨幅站稳3933.97点,创下2015年8月以来新高;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47%和0.73%。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2.65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激增4718亿元,超3100只个股飘红,近百股涨停,市场热度直逼历史峰值。这场久违的“普涨盛宴”,既折射出中国经济韧性的增强,也揭示了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重新定价。有色金属板块成为当日“最亮星”。 受国际金价突破4000美元/盎司及国内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双重刺激,四川黄金、山东黄金、中金黄金等十余股集体涨停。江西铜业、河钢资源等工业金属龙头同步封板,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等稀土概念股亦强势跟涨。消息面上,商务部宣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叠加全球能源转型对稀有金属的需求激增,资源股的估值重构已进入深水区。核电板块则掀起“涨停潮”。 合锻智能8天4板,永鼎股份、安泰科技等十余股涨停。催化因素来自安徽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的关键突破——其主机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交付,标志着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迈入工程化阶段。这一“人造太阳”的进展,不仅点燃了清洁能源的想象空间,更让核电设备、超导材料等产业链企业成为资金追逐的对象。科技主线延续强势。 半导体板块中,灿芯股份、燕东微双双20cm涨停,华虹公司、中微公司创历史新高;AI算力领域,天力复合、久盛电气等个股涨幅超18%。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在《自然》杂志发布的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芯片,更成为科技股的“定海神针”。这项攻克摩尔定律物理极限的突破,让市场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弯道超车的预期进一步升温。与资源、科技板块的狂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消费板块遭遇“冷空气”。影视院线方向领跌,华策影视跌超13%,华策影视、横店影视跌停;旅游及酒店板块中,中国中免、宋城演艺等权重股集体下挫。游戏板块同样低迷,巨人网络跌幅居前。
“这种分化本质是资金对经济结构的重新押注。” 中信建投证券策略首席陈果指出,“当前市场正处于‘盈利上行期’与‘政策宽松期’的叠加窗口,但不同行业的复苏节奏差异显著。资源品受益于全球通胀预期和地缘政治溢价,科技股则承载着产业升级的长期叙事;而消费板块仍需等待居民收入预期改善的实质性信号。”
据Wind数据,10月9日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亿元,其中有色金属、电力设备、电子板块获资金加仓最多。杠杆资金方面,两市融资余额单日增加238亿元,创下2025年以来新高。北向资金虽因港股通暂停未显示数据,但假期期间港股通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显示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仍在增强。
“当前市场已进入‘强现实+强预期’的共振阶段。” 申万宏源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胜表示,“三季度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速回升、8月PPI同比降幅收窄,叠加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A股盈利修复的确定性正在提升。尤其是四季度‘十五五’规划政策预期升温,科技、能源等战略领域的增量政策值得期待。”
面对沪指十年新高,市场对后市走向的分歧悄然加剧。乐观派认为,当前市场仍处于“牛市第二阶段”,增量资金持续流入的态势未变,指数有望挑战4000点关口。招商证券策略团队指出:“政策支持、盈利修复、全球流动性宽松三重逻辑未变,10月市场将延续震荡上行趋势,科技成长与顺周期板块的轮动或加快。”
谨慎派则提醒关注“估值泡沫”风险。光大证券策略报告称:“当前沪深300指数市盈率已升至14倍,接近2015年峰值水平。若四季度盈利修复不及预期,市场或面临宽幅震荡。”该机构建议,投资者可适度增配化工、电池等“反内卷”政策受益板块,同时埋伏核聚变、机器人等具备事件催化的主题投资。
A股的强势表现,亦引发国际资本的重新审视。假期期间,港股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2%,软银旗下PayPay与币安日本达成加密资产支付合作,显示全球资金对新兴市场科技股的配置热情。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指出:“中国在AI、量子计算、新能源等领域的突破,正在改变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制造’的认知。A股的估值体系需从‘成本优势’向‘创新溢价’重构。”
沪指十年首破3900点,绝非简单的数字突破,而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缩影。当稀土的“战略价值”被重新定价,当核聚变的“终极能源”照进现实,当二维芯片突破物理极限,这场牛市早已超越传统的“资金驱动”逻辑,成为产业革命与制度红利共振的产物。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既是机遇,更是考验。在“硬科技”与“顺周期”的轮动中,在“估值修复”与“成长溢价”的平衡中,唯有穿透短期波动,把握时代赋予的战略机遇,方能在变革的浪潮中行稳致远。毕竟,牛市的终极意义,从来不是指数的狂欢,而是让每一个参与者共享国家崛起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