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屠海鸣:内地消费新图景 黄金周后冷思考
创始人
2025-10-09 10:01:42
0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内地一连8天的长假被称为“超级黄金周”,全国出行超过23亿人次,这在全球是绝无仅有的盛况。放眼大江南北,到处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超级黄金周”不仅令内地旅游市场“井喷”,在许多国外城市和景区,同样出现了中国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的现象。

“超级黄金周”也令香港旅游热度飙升。笔者昨天下午撰稿时留意到,黄金周首7天,内地来港游客超过129万人次。零售、酒吧、食肆、珠宝、化妆品等行业销售额增长约三到五成;港九处处也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行政长官李家超节前对旅游接待工作作出部署,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主持了节庆安排跨部门工作小组会议,统筹及督导做好相关工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日前表示,今年黄金周“旺丁又旺财”。

笔者在这7天中发现,内地来港游客的兴趣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大坑舞火龙活动现场,许多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西贡一带沙滩上,来了不少“听涛追浪人”;在本港许多高校的校园,家长带著孩子感受名校文化。过往“观光+购物”的单一模式被更多沉浸式深度游代替。

中国内地拥有14亿人、中产阶层达到4亿人,人均GDP已连续两年超过1.3万美元,且经济增长继续保持5%的速度。这意味著中国旅游需求旺盛且潜力巨大。

内地消费新图景,黄金周后冷思考。今年十一黄金周的热度高,并非简单重复“昨日的故事”。透过黄金周,可以看出内地民众旅游需求的新变化,以及文旅产业转型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以下三个明显变化,值得香港业界高度关注:

“科技+旅游”  潜在客源可开发

这些天,中央电视总台多个频道对“登山机器人”进行了详尽报道,引发人们普遍关注。今年十一黄金周,在山东泰山景区,许多游客穿戴上外骨骼机器人,登山可以节省30%至50%的体力。

外骨骼机器人重约1.2公斤至1.8公斤,采用碳纤维机身与仿生学关节设计,可承受200公斤瞬时拉力,单次充电可连续使用5小时以上,累计行走约14公里,中途可更换电池,还可以自动调节助力强度,实时监测身体状况 ‌,并有紧急呼救、景点讲解等智能交互功能‌。

“登山机器人”在今年五一黄金周已在内地的多个景区投放,这一次投放量更大、功能更多,依然供不应求,租赁使用的游客当中老年人占62%。

类似于登山这样的旅游项目,对于“银发族”来说,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登山机器人”助力登泰山,这启示人们,随著机器人、人工智能在旅游场景中的广泛应用,许多“不可能”将变为“可能”,许多面向年轻人的项目,老年人也可以参与,甚至残障人士也可以参与。

香港面海多山,尚未充分开发的旅游资源较多,我们在制定开发规划时,习惯于把年轻人作为客源。其实,完全可以把思路打开一些,要看到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变数,以“科技+旅游”的思维来谋划,针对不同游客推出有针对性的服务,让更多群体可以“到此一游”。

“新中式”走红  “活化场景”讲故事

今年十一黄金周,河北正定荣国府景区的“一梦入红楼”再次火爆。该项目以《红楼梦》经典场景为内核,通过建筑轮廓灯带、诗词灯牌、莲花灯等光影装置与“荣国幻梦”“凤舞风华”等七大主题篇章结合,构建虚实交织的红楼梦境。游客来此,可以看到“活化”的《红楼梦》。

在西安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全沈浸式的唐风市井生活空间令人眼前一亮。游客可以换上唐装,在里面看《霓裳羽衣舞》表演、参与NPC互动、品尝唐代点心,穿越千年,体验大唐盛世的风采。

在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游客可以近距离看到《清明上河图》上的街头杂耍,还可以参与“王员外招亲”等互动剧目,静态的古画“活起来”了,游客从“观光客”变为“画中人”。

让场景“活起来”,让游客“走进去”,从“观剧人”变为“剧中人”,以“活化场景”讲故事,令游客趋之若鹜。

越来越多游客已经不再满足于“看”,而是把自己当成“主角”,要融入场景、走进故事、释放激情、用心感受。从“看热闹”到“品门道”,游客追求更有质感、更具美学价值的体验;从“看风景”到“入风景”,在社交媒体的驱动下,“出片率”成为选择目的地的重要标准。

笔者留意到,香港的大坑舞火龙活动,在提升“游客参与度”上也有突破,收效不错。其实,我们可以循此思路,打造更多的“活化场景”。比如,香港的许多警匪片、古装武打片深受内地民众喜爱,若能设计更多游客可参与的互动场景,相信同样会受到追捧。

旅游新趋势  体验成主导

观察十一黄金周,无论是“登山机器人”,还是“一梦入红楼”;无论是内地旅游市场,还是香港旅游市场;无论是传统旅游产品的升级,还是新推出的旅游产品,受到游客热捧的项目,都突出了一个共同特点:体验成主导。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其一,科技成“刚需”。AR、AI等技术不再是噱头,而是无缝融入体验。从出行前的旅游攻略,到场景的AI解说和互动体验,再到“旅行日记”的影像制作,科技手段贯穿了旅游的每个环节,必不可少。

其二,游客口味“多元化”。从问道名胜古迹,到亲近自然山水;从欣赏民俗表演,到动手制作陶艺;从“特种兵式”观光,到“闲庭信步式”休闲;从热闹的唐风夜市,到静谧的暗夜观星,不同游客有不同需求,每一个群体都蕴含著巨大市场。

其三,业态呈现融合化。 “文旅+科技”、“文旅+生态”、“文旅+艺术”的边界被打破,催生出更多新业态。比如“旅拍”就是其中之一。“你去旅行,我来拍摄”,专业摄影师团队可以给你记录美好瞬间。从这个角度看,旅游有了新内涵,是“见证奇迹”、“书写故事”、“张扬个性”、“存留记忆”的一次体验;旅游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观光”,而是为游客创造引发情感共鸣、值得分享的“故事”。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提出“香港无处不旅游”的理念,在香港得到广泛认同,把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则需要以全局视野、前瞻眼光来谋划,内地旅游市场的新变化,给予我们不少新启示。

内地是香港最大的客源地,及时捕捉内地旅游市场每一个变化的细节,洞察趋势、拓展思维、激活灵感、把握机遇,有助于把香港文旅的蛋糕做大。内地消费新图景,值得香港密切关注!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