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0月8日电 人工智能(AI)发展迅速,亦正颠覆高等教育界,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曹建农表示,自2026至2027学年起,理大将推出与AI相关的全新必修科目“AI as a Tool for Language Learning”。此外,理大亦正考虑为教师提供系统性的AI培训课程。
曹建农近日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自2026至2027学年起,理大将实行新的语文教育框架,推出一门新的必修科目“AI as a Tool for Language Learning”。课程中,教师会向学生传授如何运用AI工具提升语言能力,涵盖口语、写作、工作面试技巧及沟通能力等内容。
据悉,为确保学生符合要求,理大将新增一项名为“AI-powered”的考试,拟设5个等级,学生须取得第3级及格成绩才能毕业。不过,学生可在大学期间无限次应考,成绩单将标示学生取得的最高等级,以鼓励他们争取更好成绩。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曹建农强调,调整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凭借AI工具持续提升语言水平。
据了解,理大现时提供了多款免费AI程式供全校师生使用,包括ChatGPT、豆包、DeepSeek及Llama等,大学未来希望建立一个整合所有工具的平台,亦计划逐步拓展AI在校园的应用场景,除已确定的AI情绪管理咨询外,还将推出“AI辩论”(AI Debate)功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体验。
理大已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和发展院”(IHERD),推动全校的教育转型。院内的“Educational Development Centre”现时会举办与AI相关的工作坊,供教师自愿参与,理大亦正考虑开发一个系统化的AI教师培训课程。
“AI能强大到什么样的程度,我们是不可以想像的!”曹建农认为,未来AI或会代替人类进行研究。因此,学校必须不断与时俱进,以应对相关挑战。
曹建农也提到,理大在推动AI教育转型过程中,积极借鉴海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除已参考西安交通大学的做法外,还将访问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内地高校;亦计划邀请已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AI技术的芬兰院校加入“咨询团队”。
事实上,香港在AI教育方面一直走在前列。早在2023年,香港教育大学就宣布开展第三阶段AI素养课程,免费面向中小学教师、家长及中小企行政人员,提供学习运用AI生成工具的机会;为应对“AI海啸”,香港大学去年亦已开设了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并要求2025学年入学的本科生都要学习AI课程,无论是工程系还是艺术系。港大也正在建设国际创新中心,聚焦AI、能源、健康、物理科学。
此外,香港教育局已在中小学推出初中人工智能课程单元和高小增润编程教育课程单元,从小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及应用。香港特区政府的目标是到2025年,95%的中小学实现AI课程全覆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