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0月7日电 香港中央器官捐赠名册目前约有40万人登记。香港特区政府衞生署署长林文健日前指,希望社会可以重启讨论器官捐“预设默许”机制。有议员7日出席电台节目指,器官捐赠“预设默许”可让一些不反感的市民考虑参与。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在“预设默许”机制下,政府假设所有市民均同意死后捐出器官,不同意者须在生前提出反对。现时,香港的器官捐赠制度是自愿登记形式。
香港器官移植基金会创会主席何继良7日在电台节目上指,“自愿捐赠”机制有盲点,即若死者生前没有表明捐赠意愿,离世后是否捐赠器官的决定权便会转移到家人。
他认为,“预设默许”可打破自愿捐赠的盲点,并强调市民有自由选择,或可协助增加香港器官捐赠的成功个案。英国过去采用自愿捐赠机制的情况不太理想,近年转用预设默许机制后,捐赠率和成功移植的个案明显上升。即使使用该机制,医护人员仍会尊重死者家人的意愿作最终决定,保障家人的绝对决定权。
香港立法会医疗衞生界议员林哲玄在另一个电台节目上指,现时有逾2000人等候肾脏移植手术,轮候时间很长;很多人觉得自己距离死亡很远,并未考虑是否愿意在身故后捐赠器官。若推出新机制,亦可以让一些对捐赠器官不反感、“没所谓”的市民参与。
香港移植运动协会创会荣誉会长周嘉欢在同一节目上指,很多欧洲国家实行“选择退出”机制,成功率很好,但有些如新加坡的成功率就很差,所以要视乎如何推行,成功与否取决于市民的接受程度,否则强行推行可能造成反效果,甚至造成市民与医护间产生矛盾。政府即使推行新机制,亦须顾全病人家属情绪。(完)
下一篇:香港网球新星黄泽林再战卢布列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