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家中现日军细菌战罪证
【北京市民家中现日军细菌战罪证】一个尘封已久的旧皮箱,内侧赫然印着“炭疽诊断液”“鼠齿”等字样——这只由北京市民侯冈在家中发现的皮箱,经专家鉴定,成为侵华日军生物战的最新罪证。2025年8月下旬,北京市民侯冈在整理家中物品时,偶然发现了祖父留下的一只旧皮箱。当他擦去灰尘,看清箱子内侧印着的“炭疽診斷液”“鼠齿”等字样时,意识到这可能不是普通的箱子。这只曾被侯冈祖父当作理发工具箱使用了40多年的皮箱,随着专家的鉴定结果浮出水面,揭开了一段沉痛的历史——它属于日本兽医部队将校级军官,是侵华日军发动生物战的罪证。
这只皮箱的收藏者侯冈,其祖父侯西斌是一位老红军。他生于1919年,亲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新中国成立后,侯西斌一直在公安战线工作,曾任公安部边防局局长,于2016年以97岁高龄离世。1945年,侯西斌随部队挺进奉天(今沈阳)收复东北,从日本关东军手中缴获了大量战利品。其他物品都上交给组织了,唯独留下了这只箱子。多年来,这只皮箱一直被当作普通的理发工具箱使用,在家人眼中并未引起特别注意。直到今年8月下旬,侯冈仔细查看才发现箱子上那些不寻常的字样。
这只皮箱上的细节,揭示了它的真实用途。箱子正面清晰地印着“携带炭疽診斷用具”字样。内侧则标注着“炭疽診斷液”和“鼠齿”等名称。在箱子侧面,还有一枚红色的月桂花环烙印。发现这些令人不安的字样后,侯冈开始了谨慎的考证工作。他对比了大量历史图片、档案资料,甚至查找了类似物品的拍卖记录和博物馆记录。“箱子上写的‘炭疽’‘鼠齒’的字样,似乎都和731部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侯冈曾非常谨慎,不敢轻易下结论。
随着调查的深入,多家档案馆、纪念馆与侯冈取得了联系。文物鉴定专家通过侯冈提供的照片,判断这只箱子确为侵华日军生物战的罪证。专家还给侯冈发来一些资料,帮助他完善了证据链。根据专家鉴定,这只箱子属于日本兽医部队的将校级军官。箱子侧面的红色月桂花环烙印,正是日军兽医部队的标记之一。至此,侯冈终于搞清楚了这只箱子的真实身份——它是一件与侵华日军生物战活动密切相关的实物证据。
2025年9月3日,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侯冈做了一件极具象征意义的事情。当纪念抗战胜利的阅兵式飞机掠过他家楼顶的那一刻,侯冈将这份日军细菌战罪证高高举过头顶,拍下了一张特殊的合影。这张照片,将历史的罪证与当今国家的强大并置在同一画面中,形成强烈对比。这一刻,仿佛是两个时代的对话——一边是沉痛的历史记忆,一边是和平的强大保障。
这只皮箱的发现,为侵华日军的细菌战罪行再添新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史料证明了侵华日军的这段罪恶历史。除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还有诸如“荣字1644部队”等细菌战部队。2025年8月,日本国立公文书馆首次公开了侵华日军“荣字1644部队”的整本留守名簿。这些档案包含当时日军部队成员的姓名、出生日期、户籍、兵种等信息,是研究侵华日军部队的重要基础资料。公开资料显示,这支细菌战部队在人员配置、器材调集等方面都与731部队相关,研制细菌武器、培育细菌战剂、进行人体实验。
侵华日军的细菌战部队研制细菌武器、进行人体实验,并配合731部队对华实施细菌战。这些行为导致霍乱、伤寒、鼠疫等烈性传染病在浙江、江西等地区大流行,给当地人民生命带来巨大伤害。近年来,随着更多罪证被公布,侵华日军细菌战的全貌愈发清晰。2025年7月,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原队员胡桃泽正邦的口述罪证视频曝光,他承认:“发动细菌战前,一天要生产细菌两吨,像火药一样装好后,马上用于轰炸。”这些细菌被用于对重庆、武汉等地的轰炸。
近年来,关于侵华日军细菌战的罪证不断浮现。2025年8月15日,正值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公布了一批新罪证新史料。这批资料包括3010页档案、194分钟影像、312张照片、12张明信片和8封信件,详细揭露了日本细菌战罪行。
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强调:“历史不容置疑,真相必须铭记。本次公布的新罪证新史料进一步揭示了日本细菌战犯罪体系,再次证明这是一场自上而下、有预谋、有组织的国家犯罪。”
这只印有“炭疽诊断”字样的皮箱,从1945年被缴获至今,静静见证了80年的岁月变迁。它曾经的日常用途与承载的沉重历史,形成了巨大反差。当侯冈在9月3日举起这只皮箱,与阅兵飞机同框时,历史与现实在这一刻交汇。这些无声的证物,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地诉说着历史的真相,提醒着人们不忘过去,珍视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