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排哥回应“8日休息”:不知道这事
【鸡排哥回应“8日休息”:不知道这事】10月4日,江西景德镇珠山大道的夜市依旧灯火通明。在人头攒动的“鸡排大道”上,身着红色围裙的“鸡排哥”李俊永正熟练地翻动着油锅里的鸡排,油花溅起时,他下意识侧身躲避,却仍笑着对排队的顾客喊道:“炸不到位,我可没法原谅自己!”然而,当被问及“10月8日是否休息”时,这位网络顶流摊主突然停下手中的动作,转身面向镜头:“我自己都不知道这事。”10月3日,一张标注“景德镇文旅回应”的网络截图引发轩然大波。截图内容显示,“鸡排哥”与家人商议后决定,10月1日至7日全勤出摊,8日起休息。随后,多家媒体援引景德镇市政务服务热线工作人员的说法,称文旅部门已证实该计划。但仅仅24小时后,剧情急转直下——10月4日,“鸡排哥”在摊位前接受第一现场记者采访时明确否认:“如果真要休息,我会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告诉大家。”其妻子“鸡排嫂”也在旁补充:“我们绝不会让顾客白跑一趟。”这场“乌龙”背后,是公众对“鸡排哥”的深切牵挂。自9月因“学生便宜1元”“四点半后只卖学生”等经营理念走红后,李俊永的摊位已成为景德镇的新地标。国庆期间,他的抖音粉丝从65万暴涨至71万,单场直播观看量突破百万。美国彭博社在报道中称,游客们宁愿排队3小时,也要尝一口他炸的鸡排;新加坡《联合早报》则感慨:“6元的鸡排,卖出了60元的情绪价值。”面对如潮的关注,“鸡排哥”的疲惫肉眼可见。10月2日晚,他在油锅前连续工作6小时后,曾躲进私家车休息10分钟。被问及“是否失去情绪价值”时,他擦着额头的汗笑道:“油温太高,我得保持清醒,不然鸡排炸糊了,怎么对得起大家?”这种清醒,源于他对初心的坚守。10月3日,当发现有人以150元高价倒卖排队号时,他当场怒斥:“这违背了我的初心!下次再发现,我直接报警!”而在10月2日,他特意在出摊前展示市场监管局的检验报告,高声承诺:“每一份油、每一块肉都合格达标,我还有健康证!”
“鸡排家族”的坚持远不止于此。为保证品质,他们每天凌晨4点采购新鲜鸡肉,拒绝使用预制食材;为应对客流,国庆期间将出摊时间提前至下午2点;甚至为防止仿冒,他们设计了统一围裙,并严正声明:“我父亲和岳父已故多年,请勿冒犯老人家。”
“鸡排哥”的走红,早已超越美食本身。10月1日,他在文旅座谈会上的一席话引发共鸣:“6元鸡排讲出了6亿项目的气魄!”随后,他被授予“景德镇文旅推介官”称号。景德镇市文旅局工作人员透露,国庆期间,他们专门协调城管部门为“鸡排哥”调整摊位,并派专人维持秩序。
这种官方与民间的双向奔赴,折射出城市治理的温度。当“鸡排哥”因劳累暂时离摊时,“鸡排弟”会顶上油锅;当顾客抱怨排队太久时,他会笑着递上矿泉水:“你为我千里奔赴,我为你美味等待。”甚至有深圳市民专程坐高铁来打卡,排队4小时后举着鸡排自拍:“值了!这味道里有童年的记忆。”
在流量裹挟下,“鸡排哥”始终保持着劳动者的本色。他拒绝开门店的提议,坚持“两点一线”的摊贩生活;面对“是否过气”的质疑,他坦言:“我只是个普通劳动人民,不想刻意追逐流量。”这种清醒,让他在喧嚣中守住了分寸。
10月3日的视频回应中,他对着镜头说:“希望你用6块钱换取小时候的回忆,而不是为流量买单。”这句话,道出了他走红的本质——在工业化快餐时代,人们渴望的不仅是美食,更是手作的温度与人情的联结。
“鸡排哥”的故事,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社会的精神渴求。当台风“麦德姆”在华南肆虐时,人们为自然灾害揪心;而当“鸡排哥”的油锅翻滚时,大家又为这份坚守动容。无论是抗击台风的逆行者,还是坚守摊位的劳动者,他们都在用行动诠释:真正的顶流,从不是算法推送的数字,而是用心血浇灌的真诚。
10月5日的景德镇,夜市依旧喧嚣。“鸡排哥”的摊位前,新来的顾客举着手机直播:“家人们,这就是传说中的6元鸡排!”他笑着挥手,转身投入油锅前的战斗。油花溅起时,映出的是一张布满皱纹却熠熠生辉的脸——那里,有对美食的敬畏,有对顾客的承诺,更有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鸡排哥”用一块鸡排、一口油锅,煮沸了城市的烟火气。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流量密码,从来不是炒作与套路,而是把每件小事做到极致的匠心,是把每位顾客放在心上的真诚。当我们在他的摊位前排队时,等待的不仅是一份美食,更是一场关于初心与坚守的精神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