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论坛】英犹太教堂遇恐袭3死 巴以冲突外溢效应加剧
创始人
2025-10-04 15:02:31
0

香港中通社10月3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王丰铃)英国曼彻斯特一处犹太教堂外2日发生汽车冲撞和持刀伤人事件,英方将事件定义为恐怖袭击。受访学者指出,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整个欧洲社会针对犹太人的攻击事件不断上升,中东紧张局势升级,加剧欧洲国家发生极端事件的风险。

欧盟总部附近集会   图源:新华社

事发当日为犹太教的“赎罪日”,凶手驾车撞向行人,并持刀袭击旁观者,造成2死3重伤。凶手被警方当场击毙,另有3名疑犯被捕。英国警方初步认定,凶手是35岁叙利亚裔英国公民。

英国首相斯塔默提前结束欧盟峰会行程,返英主持紧急会议。他宣布事件是恐怖袭击,承诺将保障犹太社区安全,向犹太教堂增派警力,并强调必须打击“正在抬头的反犹太主义”。

旅法政治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宋鲁郑3日对香港中通社表示,本次事件是中东矛盾在欧洲的折射。欧洲犹太人和穆斯林群体,长期存在种族和宗教冲突,欧洲社会对犹太人的攻击和羞辱亦常态性存在,包括在教堂、校园等场合时常发生。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色列实施报复以来,整个欧洲社会对犹太人的攻击事件明显在不断上升。中东紧张局势升级,加剧欧洲国家发生极端事件的风险。

在本轮巴以冲突中,从哈马斯绑架人质,到以色列不愿停手、在加沙酿成严重人道主义危机,国际舆论发生转变。此次犹太教堂受袭事件,恰好发生在以色列扣押国际援助船队、引发欧洲各国政界谴责和民众游行声讨之际。欧洲舆论会否因此逆转?

宋鲁郑认为,欧洲声讨以色列的主流舆论应不会变调,保护犹太平民、支持巴勒斯坦平民、反对恐怖主义属于同一价值观。在巴以冲突问题上,美欧立场不同,美国中东政策以以色列为核心支点,永远站在以色列一边;欧洲外交表态则站在受侵害的一方,惟程度有限,对以色列未有制裁,仅透过承认巴勒斯坦国表达对以色列的反对。

巴以冲突外溢效应在欧洲尤为明显,欧洲各国内外承压。宋鲁郑分析:“欧洲各国都存在大量穆斯林、犹太人群体,若应对中东矛盾不公平,会使更多人激进化,加剧族裔对立,有利极端恐怖主义势力扩张,最终造成混乱,冲击欧洲各国政府,不利于稳定安全。欧洲也希望在中东维持影响力,但美国已在中东有大量军事存在并出售武器,欧洲基本要靠软实力,塑造可信度。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欧洲亦希望获得支持,就不能在巴以冲突上“双标”。”

宋鲁郑续指,二战时期欧洲多国被纳粹占领,配合其屠杀犹太人,使得多数欧洲国家存在“原罪”,在涉及犹太问题上极为敏感,禁止反犹是政治正确。但欧洲与美国不同,批评以色列不等于反犹。(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