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屠海鸣:中美关系渐回暖 往昔寒冰难消融
创始人
2025-10-02 11:01:29
0

最近一段时间,种种迹象表明,中美关系渐渐回暖。

9月19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习近平强调:“中美关系十分重要。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造福两国、惠及世界。要实现这个愿景,双方都要相向而行、付出努力,实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特朗普表示:“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国合作可以做成很多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的大事,美方希望同中方保持长期、良好的伟大关系”。

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于当地时间9月25日同美国友好团体座谈。李强总理表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国可以成为、也应当成为伙伴和朋友。”

9月21日至25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跨党派代表团时隔六年首次访华,由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民主党领袖亚当·史密斯率领,中方称此访为“破冰之旅”。李强总理、赵乐际委员长、王毅外长分别会见代表团。“破冰”这个词汇用在中美关系上,过往是指尼克松、基辛格访华;如今再用此词,更显举足轻重、至关重要。

此外,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应约于9月9日晚同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视频通话;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于9月25日在纽约会见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兰多。

中美高层互动的频次,在短短一周的时间突然增加,且新华社新闻稿多次用了“务实、积极、建设性”来概括双方的互动情况。可见,中美之间“对话”代替“对抗”的氛围渐浓。

从前酷寒锁冰封,昔日凛冬凝冰坚。尽管中美关系回暖迹象明显,但由于两国关系的复杂性 ,往昔寒冰难消融。香港作为联通世界的桥梁,厘清中美关系“回暖”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我们审时度势,灵活应变,积极作为。

美国显短板  锐气渐消减

特朗普于今年1月开启第二个任期至今,中美关系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打出手”。今年4月,美国挥舞关税大棒,重点打击中国,扬言对中国征收的关税高到离谱。第二阶段是“打打谈谈”,6月5日中美两国元首通话后,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会谈为“关税战”按下“暂停键”,至今,中美经贸代表已经举行了四次关税谈判。第三个阶段是“以谈为主”。中国“9.3”阅兵后,美方在改善对华关系上变得更加积极主动,除了经贸、国防、外交之外,议会交流也开始恢复了。

美国对中国“从打到谈”的转变,并不能简单地看作是特朗普的“谈判技巧”,很大程度上是“不打不知道,一打才知道碰上了硬钉子”。从现在的情形观察,美国以往至少在以下三个领域过于乐观,没有拿捏好。

其一,大豆输华。美国50%的大豆对华出口,每年涉及126亿美元的订单。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到9月,美国大豆在中国的进口清单上消失了。美国出产大豆的中西部农业州是特朗普的“票仓”,而美国的中期选举即将到来,特朗普不著急不行。

其二,稀土断供。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中国占据了稀土90%的生产和精炼能力,美国国防工业高度依赖中国稀土,包括F-35战斗机、导弹制导系统等关键武器装备。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也对美国来了一次“卡脖子”,反制的效果出乎预料。

其三,芯片限制。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给中国造成了困难,但中国在芯片领域突围很快,在中低端芯片领域已经摆脱了“中梗阻”的窘境,若按这个节奏发展下去,中国在高端芯片的突破也不会太遥远。

美国对印度加征50%的关税毫不手软,对中国却“手下留情”,可以看出,不是不想“惩罚”中国,而是自己有短板,不得不松手。

中国底气足  抽丝加剥茧

2018年,特朗普在其第一个任期内挑起中美贸易战,中国没想到美国翻脸这么快,给了中国“前车之鉴”。这些年来,中国一招一招拆解,逐渐掌握了话题权、主动权。

应对高科技封锁,中国进行“多维突破”。中国通过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企业突破瓶颈技术,比如,在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等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可控;中国加入200多个国际科技组织,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推动全球创新资源整合。中国形成了“自主研发+国际合作+生态构建”的突围模式。

应对经济制裁,中国“礼尚往来”。中国通过精准反制策略,实现了从被动接招到主动破局。比如,今年9月,中国对美通用接口芯片启动反倾销调查,直击美国年利润超800亿美元的模拟芯片产业。

应对军事威胁,中国“敢于亮剑”。今年的“9.3”阅兵,中国不仅展示了一大批先进的武器装备,还展示了全新的作战体系,特别是以“无人+智能”为核心的全域战斗编组,空中蜂群无人机,地上机器狼,水下无人潜水艇,全都能联网协同,形成了“有人指挥+无人冲锋”的模式,将改写未来战争的规则。

人们看到,在应对美国打压时,中国越来越有章法、越来越有自信,中国“工具箱”里的“工具”比人们想象的多。美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国并非“一巴掌可以打死”的竞争对手。

“三有”成常态  “打”“谈”将并存

观察中美关系回暖,TikTok交易与高层互动是最值得关注的事件。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在19日的通话中,都提及妥善解决TikTok问题。

目前,TikTok的解决方案已经清晰。美国业务还是TikTok的,只是把数据安全和内容审核交给了一个合资公司打理,算法、产品和运营都还在TikTok手里,这个方案既满足了美方对数据安全的关切,又保住了TikTok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双赢的方案。

把某些业务外包给当地的合作伙伴,这也是跨国科技公司常见的做法。TikTok交易案僵持很久,最初,美方试图强制收购TikTok, 现在退了一步,这将提供一个范例,为未来解决类似争议提供参考。

除了在处理跨国科技公司上体现合作姿态之外,美国有意在气候治理、金融稳定等领域与中国合作,但在高科技领域仍会对中国进行遏制和封锁;还有一些领域,双方将会搁置争议,采取“六合之外,存而不论”的态度,留待未来处理。

中美副外长会谈后,美国副国务卿兰多感慨:“中美双边关系,对美国人民的安全和繁荣,是如此的重要!”但就在几个月前,他对华态度强硬,宣称要 “阻止中国进入5G领域”。

美国国会众议院代表团团长史密斯表示,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强大和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国家之一”。反华曾被民主、共和两党视为“政治正确”,但在这次众议院代表团当中,民主、共和两党罕见地“站”在了一起。

这些话不仅仅是向中国示好的客套话,其“潜台词”是: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令美国无法把“遏制、威胁、打压”作为与中国打交道的唯一方式。

综合以上信息,未来中美关系将会呈现“有合作、有对抗、有模糊”三种状态,中美之间“打”与“谈”将会持续较长时间,只是在不同时段,“打”与“谈”的比重不一样。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多次指出,世界在变,中国在变,希望香港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打开发展新天地。

见微知著、审时度势。中美关系变化对香港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面的,认清中美两国的“同”与“异”、中美关系的“变”与“不变”,对于香港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香港须增强“识变”的洞察力,提升“应变求变”综合能力。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