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花1600元买酒上网一查仅值248元
【女子花1600元买酒上网一查仅值248元】9月29日,河南。姚女士反映,她花费1600元在祥符庄园购买的“双沟酒金龙鱼酒”的白酒,回家后发现同款商品在网上仅售248元,相差近6倍。据姚女士回忆,9月25日她在祥符庄园选购酒品时,销售人员着重推荐了这款外观金光璀璨的"金龙鱼"白酒。"他们说'金龙鱼'寓意富贵吉祥,还承诺买一箱就送两瓶价值不菲的赠品酒。"考虑到丈夫平日里对酒有着特别的喜爱,无论是朋友聚会还是家庭小酌,总少不了美酒相伴,姚女士便决定为他挑选一份合适的酒品作为礼物。在多方比较和考虑后,她最终在一家实体店铺以1600元的价格购入了一款看似品质上乘的酒类产品。她满心欢喜提酒回家后,出于好奇谨慎在电商平台查价,发现同款“双沟酒金龙鱼酒”仅248元一箱,巨大价差让她愣住。更震惊愤怒的是,她曾花500元买标称“建议零售价3048元”的封坛老酒,并且还获赠了一箱原浆酒作为额外福利。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不论是那款被吹嘘为“高端封坛老酒”的产品,还是作为赠品附送的原浆酒,它们的实际市场价值均与姚女士所支付的金额相差甚远,可谓远低于其支付价格。姚女士感慨道:“当时销售人员将那些赠品吹嘘得神乎其神,如今细细想来,不过是些营销的惯用话术罢了。”她透露,自己起初还因“意外捡到便宜”而暗自窃喜,直到丈夫提醒她“世间从无免费的午餐”,这才如梦初醒,恍然大悟。
事后,经记者联系酒厂协调,厂家已为姚女士办理退款。
商家诚信缺失是导致此类消费陷阱频发的关键因素。在姚女士的案例中,销售人员通过强调“金龙鱼”寓意富贵,承诺买一箱赠送价值不菲的酒等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价格虚高的商品。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商业道德,破坏了市场秩序。商家本应以诚信为本,提供真实、准确的产品信息和合理的价格,然而部分不良商家为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采用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手段,损害消费者权益。长此以往,不仅会让消费者对市场失去信任,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当今这个促销活动层出不穷、商家承诺天花乱坠的消费市场中,消费者常常在面对琳琅满目的优惠和诱人承诺时,难以保持理性的判断。就像姚女士的经历一样,当她看到那瓶外观金光闪闪、包装精美的“金龙鱼”白酒时,瞬间被其华丽的外表所吸引。再加上销售人员在一旁巧舌如簧地承诺着各种优惠和品质保证,姚女士几乎未经思考,便毫不犹豫地掏出了1600元进行购买,却全然没有意识到去核实一下这款产品的真实市场价格。这种因一时冲动而产生的消费心理,就像是一个无形的陷阱,让消费者在不经意间就落入了商家精心布置的圈套之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消费者存在着明显的贪图便宜的心态。当他们在购物时,看到商品上标注着高昂的建议零售价,同时又附带着丰厚的赠品时,就会立刻觉得自己捡到了大便宜,仿佛是占尽了商家的便宜。然而,他们却往往没有深入地去思考一下,这样的价格和赠品组合是否真的合理,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猫腻。而这种心态,恰恰就被一些不良商家所利用,成为了他们实施欺诈行为的突破口。
那么,消费者究竟该如何避免陷入此类消费陷阱呢?关键在于要提升自身的消费知识和辨别能力。在决定购买某件商品之前,消费者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比如网络搜索、咨询专业人士或者向有经验的消费者请教等,来全面了解产品的市场价格、质量以及口碑等信息,而不是仅仅盲目地相信商家的宣传和承诺。特别是对于那些价格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或者商家做出的承诺过于诱人的商品,消费者更是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仔细核实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免上当受骗。
同时,消费者还应该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明白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当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要选择忍气吞声,而是要敢于站出来,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像在此次事件中,姚女士在意识到自己可能上当受骗后,并没有选择沉默,而是通过记者联系到了酒厂进行协调,最终成功地获得了退款。这一事件不仅为姚女士自己挽回了损失,也为其他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维权参考。
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通过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商家的日常检查和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提高商家的违法成本,从而规范市场秩序,营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