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9月30日电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于10月1日起,推出全新专题展览“丝绸中国——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贺祈思收藏”。展览精选逾百件藏品,包括清朝雍正皇帝龙袍,呈现中国近3000年的工艺技术和艺术美学成就。展期至明年4月6日。
香港故宫馆早前宣布,知名纺织艺术收藏家贺祈思承诺将于2034年正式捐赠近3000件中国纺织艺术收藏,该批收藏被命名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贺祈思收藏”。部分藏品自2024年起已陆续移至香港故宫馆内。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贺祈思是会计师,做税务咨询,七十年代末来港定居,他醉心中国纺织品,多年来花了千万港元购置藏品。为腾出空间,他开始出借藏品予各地博物馆。
“我热爱中国与中国纺织艺术。”贺祈思表示,他40多年来致力搜集、保存中国织绣珍品,期盼让它们回到丝绸起源地作研究与展示。他认为,这批收藏在香港故宫馆展出后,不仅能向公众呈现织绣珍品的独特价值,也能为中国纺织研究作出贡献。
展览分为5个单元,第一单元呈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南北朝时期丝绸生产技艺的发展,以及通过丝绸之路展开的中外文化交流;第二单元聚焦隋唐时期颇具异域风情的丝绸艺术。隋唐时中国与欧亚大陆及东南亚地区的来往愈发频繁,这一时期的织物,其技艺与纹样往往融合了中外元素。以展出的唐代“紫绫地大团窠联珠对狮纹袍”为例,此袍除有中原纹饰外,亦有来自西域的狮子纹样,融合了两地不同的审美观。
第三单元则介绍宋元时期不同地区的织造与装饰工艺,以及中国与西亚、欧洲的密切往来;第四单元探索明代华丽的宗教与宫廷织物丝绸;第五单元则可一窥清代的织造体系,见证宫廷服饰制度的完善,以及当时中国丝绸出口贸易的繁盛。
中国是丝绸的起源地,享有“丝国”之美誉。策展人、香港故宫馆副研究员游心然表示,丝绸除了是一种纺织品,更是色彩、文化及制度的重要载体。
值得注意的是,展出的藏品也包括清朝雍正皇帝龙袍。龙袍上以金线绣成的五爪金龙,于祥云中穿梭,尽显威严和华丽,下摆设计较宽,保留满州人骑马的特色。也有明代的御赐蓝色纱绣斗牛纹褂,绣有三只龙形牛角神兽,称为斗牛,只有身份显赫的人才可穿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