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周二又像周四的周一
【像周二又像周四的周一】明明是周一,感觉却既像周二又像周四!这个中秋国庆调休的工作日,让全国网友对时间感知产生了集体混乱。“感觉今天像周二又像周四,就是不像周一”——这个听起来有些绕口的感受,在9月29日冲上百度热搜,精准击中了无数打工人的内心。由于中秋国庆假期调休,这个本应休息的周日变成了工作日,打乱了人们习以为常的时间感知。有网友调侃:“周一?周二?周四?薛定谔的工作日!”更有网友直言:“身体在周一,灵魂在寻找周末的路上。”
“今天到底周几?”这个问题在9月29日困扰了无数早起上班的打工族。翻看日历,9月29日确实标注为周一,但因为中秋国庆假期调休,这个周日变成了工作日,而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又需要连续工作七天,让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出现了混乱。“我以为我穿越了”、“我的生物钟已崩溃”、“大脑一直在加载中”……社交媒体上,网友们纷纷分享着自己的困惑。这种集体性的时间感知错乱,让“像周二又像周四的周一”这一话题迅速登上百度热搜榜,引发了广泛共鸣。
人们混淆周二到周四的现象,其实有着科学的解释。
英国林肯大学的心理学研究人员曾对此进行过研究,他们认为这是传统的以7天为周期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周而复始的生活让人们潜意识里认定每天都应该有其特点,而一旦这个特点不够明显或代表性不强,自然容易混淆。
研究结果显示,人们用来描述周一和周五的心理词汇最多,周一往往与“无聊”和“累”等消极词语相关,而周五参试者用得最多的是“自由”和“聚会”。
周二到周四的用词少一些,这表明这3天的含义较少,人们对这几天的记忆容易混淆。此外,人们在日常语言中提及周一和周五的次数明显较多。
常规情况下,人们对一周中间几天的感知就容易模糊,而调休安排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混乱感。按照正常的工作周节奏,周一标志着周末的结束和工作日的开始,周五则预示着周末的到来,这两天的特征非常鲜明。而9月29日这个特殊的“周一”,前有刚刚过去的周末,后接连续的工作日,再加上即将到来的长假,彻底打破了常规的工作休息节奏,导致人们的时间感知系统“死机”。
有网友精辟总结:“今天的感受就是:上班时以为是周二,一看排班表是周一,盼着放假以为是周四,实际才刚开工。”
这个引发时间感知混乱的调休安排,也让假期话题再度成为热议焦点。根据百度热搜相关新闻,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北京成为热度最高的国内旅游目的地城市。预计北京市接待游客128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0.8%,比2019年同期增长21.9%。不仅北京,全国多地预测游客量将远超2019年同期。泰山景区假期前五天(9月29日至10月3日)夜间时段的门票预约已满。
辽宁大连预计接待游客约670万人次,将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约1.6倍。
这个既像周二又像周四的周一,折射出当代人在繁忙工作与渴求休息之间的真实状态。当时间感知被调休打乱,我们才发现,原来身体里早已刻下了一周七天的生物钟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