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9月29日电 香港报章9月29日就相关时事热点发表社评。
《大公报》发表社评:垃圾收费应当暂缓 减废工作继续推进
特区政府宣布继续暂缓垃圾收费计划,甚至明言“本届政府任内不重推”,但会通过加强公众教育、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完善回收网络、善用市场力量发展环境基建等手段,在不增加业界及市民负担的情况下,继续推动减废工作。这一表态凸显了特区政府“以结果为目标”的务实作风,展现了对主流民意的充分尊重,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支持。
《文汇报》发表社评:建绿色燃料加注枢纽 促进航运业转型
特区政府新闻处图片
全球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滚装船“港荣”轮昨日在港首航。甲醇是航运业新兴使用的绿色燃料,而推广绿色燃料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一环。近年特区政府致力发展绿色燃料加注业务,除了响应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倡议,更加速本港航运业转型。未来本港须发挥内联外通优势,与内地共建稳定的绿色燃料供应链,加强建设专供绿色燃料加注的泊位及储存设施,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香港商报》发表社评:加强配套 抢占绿色航运市场
“港荣”轮的汽笛声,吹响了香港航运业新时代的号角。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势不可挡,香港的目标不应只是成为又一个燃料加注点,而是要成为高质量、可信赖的绿色航运服务生态圈。加快完善配套,把握市场先机,各界要携手努力,共同推动香港成为更绿色及更具竞争力的全球航运枢纽。
《星岛日报》发表社评:暂缓收费也能达致减废 回收率升证港人质素高
(编按:特区)政府近年马不停蹄扩大和改善社区回收网络,推出不同措施鼓励减废回收,例如加强宣传教育和增加厨余回收设施,在社会各层面逐渐建立绿色生活习惯。暂缓不等于取消,但是惩罚性、强制性的收费措施,在现时减废回收形势一片大好之下,“甲兵藏于府库”,最好还是可以一直备而不用,甚至永远都毋须实施。关键是要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回收网络、与行业紧密协作、善用市场力量发展环境基建等。这方面政府和市民在过去3年已做出了成绩,期望政府的努力能够持续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