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9月28日电 题:港深金融科技夺全球冠亚军的启示
香港中通社记者 叶永成
近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第3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38)显示,在涵盖120个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权威榜单中,中国城市表现抢眼,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深圳在金融科技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跃升至全球第二,仅次于首次登顶的香港。两座毗邻而居的城市,正以“双子星”之势,引领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新潮流。
香港中通社图片
GFCI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和声誉五大维度对全球金融中心进行全面评估。在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中,深圳稳居第九,连续多期位列世界前十。前十大依次为: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旧金山、芝加哥、洛杉矶、上海、深圳、首尔。
值得留意,在对116个金融中心的评估中,香港首次超越纽约与新加坡,荣登全球金融科技榜首;深圳则创下历史佳绩,升至全球第二,超越旧金山、伦敦等传统金融科技高地。粤港澳大湾区由此成为全球唯一拥有三座跻身金融科技前十城市(香港、深圳、广州)的区域,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集群效应。从全球视野看,相邻两城在金融科技领域包揽冠亚军,实属罕见。港深“双子星”的崛起,不仅是中国金融实力跃升的缩影,更标志著全球金融格局正迎来“中国浪潮”的深刻重塑。
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国家战略、技术自主与区域协同三重动力的共振。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接受香港中通社采访时指出,“数字金融”是“金融强国” 战略中明确的“五篇大文章”之一,指明金融机构数字转型、数字人民币等金融科技发展重点领域,从而港深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和目标。
与此同时,在全球新一轮智能化浪潮中,余凌曲说,以华为、腾讯等头部科技企业为代表,大湾区已经掌握AI芯片、AI大模型、AI数据库等完全自主的关键技术,围绕金融数字化智能化的人才、资本等要素在大湾区高度集聚,而且香港国际化平台还为大湾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拓展国际市场、获取高端创新要素等便利条件,因此,香港和深圳得以在金融科技创新领域掀起一股“中国浪潮”。
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动力来自港深在发展金融科技方面优势互补。余凌曲认为,香港发展金融科技具有制度创新、国际接轨、监管完善、场景丰富等优势,在全球率先推行数字资产交易,体现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高度自信;深圳则拥有科技产业发达、前沿技术突破、金融机构集聚等优势,金融科技创新创业十分活跃。依托前海、河套等国家战略平台,港深两地互设金融科技企业、互通金融科技人才、互享前沿技术和国内外市场已经成为常态,形成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完美闭环”,放眼全球都是不可多得的发展优势。
未来,港深两地的协同发展走向如何?分析指,深圳应巩固技术优势,加强底层突破,并推动金融科技向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延伸。未来港深可在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数字货币、稳定币等前沿领域深化协同,在合规前提下共塑全球数字金融新规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