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个未接来电背后是母亲的无尽牵挂
【46个未接来电背后是母亲的无尽牵挂】2025年9月28日,一则“46个未接来电背后是母亲的无尽牵挂”的热搜词条,让无数网友红了眼眶。云南普洱戍边女警骆超然在执行边境巡逻任务时,因误触手机屏幕给远在浙江的母亲拨出一通电话,而这个未被察觉的来电,引发了母亲长达12小时的焦虑等待——46次回拨、无数条短信、视频里紧锁的眉头,勾勒出一位戍边警察与母亲之间最真实的牵挂。
9月27日清晨,云南普洱的边境线上,骆超然和战友们正执行日常巡逻任务。山间雾气弥漫,她的手机在背包中因颠簸误触屏幕,拨通了母亲的电话。此时,远在1800公里外的浙江家中,母亲王女士正准备为女儿熬制她最爱的银耳羹。看到来电显示,王女士立刻放下菜刀,手指悬在接听键上颤抖。
“超然?是超然吗?”电话那头只有风声和隐约的脚步声。王女士连喊三声,回应她的只有断线提示音。她反复回拨,手机屏幕从“正在通话中”变成“无人接听”,再到“已关机”。从上午9点到晚上11点,王女士拨出了46通电话,发了23条短信,甚至联系了骆超然的父亲,让他发送女儿巡逻前的照片确认安全。
这并非骆超然第一次让母亲如此揪心。自2011年从警校毕业后,她主动申请到中缅边境的普洱市戍边,这一守就是14年。她的履历上,100余次抓捕任务、700余起案件侦办、2次个人三等功、5次嘉奖的记录熠熠生辉,但每一枚勋章背后,都藏着母亲的“隐形守护”。
2018年,骆超然参与一起跨国贩毒案抓捕行动。为避免暴露,她连续72小时潜伏在雨林中,手机全程关机。当她完成任务打开手机时,发现母亲拨打了127通电话,最后一条短信写着:“超然,妈给你煮了饺子,等你回家。”原来,母亲从新闻中看到边境发生冲突的报道,误以为女儿身处险境,急得连夜联系当地派出所,却得知“女儿在执行机密任务,无法联系”。
骆超然的故事,是万千戍边警察家庭的缩影。在云南、西藏、新疆等边境地区,无数像她一样的警察用脚步丈量国境线,而他们的家人,则在后方用牵挂织就一张无形的安全网。“我们巡逻时,经常会遇到牧民主动送来热茶,说‘你们辛苦了’。”骆超然的战友说,“但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家属们的理解。有位战友的父亲病重,他申请回家探望,结果父亲在病床上对他说:‘别回来,守好边疆。’”
这种“双向的坚守”,在骆超然身上体现得尤为深刻。2023年,母亲因腰椎间盘突出住院,她请了3天假回家照顾。临走前,母亲硬是塞给她一包自己晒的干菜:“边疆条件苦,带去和战友们分着吃。”返程时,骆超然在机场发现行李中多了一封信,上面写着:“超然,妈不图你大富大贵,只求你每次执行任务都平平安安。”
46个未接来电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引发全网热议。“看到阿姨的视频,我哭了。我妈妈也是这样,我出差时她每天发一条‘今天天气好,记得加衣服’的短信,哪怕我不回,她也坚持发。”网友说。法律专家指出,“根据《民法典》,公民的隐私权和安宁权受法律保护,但戍边警察家属的‘牵挂权’同样需要被看见。他们用沉默支持着国家的安全防线,这种奉献值得全社会致敬。”
为缓解戍边警察与家属的沟通难题,近年来,多地公安部门推出了“亲情连线”服务。在云南普洱边境管理支队,每位戍边警察都配备了一部加密卫星电话,可定期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话。此外,支队还建立了“家属互助群”,让警察家属们能互相支持、分享经验。
46个未接来电,46次心跳的加速,46份未能传达的牵挂——这组数字背后,是一位母亲对女儿最深沉的爱,也是一位戍边警察对国家最坚定的承诺。
此刻,云南边境的月光洒在骆超然的警徽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而在1800公里外的浙江,王女士正把女儿的警服照片轻轻放在床头。这一夜,母女俩的梦境里,或许都藏着同一句话:“你守护国家,我守护你。”
致敬所有戍边警察及其家属!你们的坚守,是祖国最温暖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