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120头牛被大水冲进太平洋
【台湾120头牛被大水冲进太平洋】9月26日,台湾花莲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发生溢流后,洪水50秒内淹没一座牧场的监控曝光。这起灾情发生在23日,泥水流进牛舍,乳牛拼命仰头求生,原本平静的河面水位在短时间内急剧上涨,转眼之间,汹涌的洪水就没过了人的头顶,让人根本来不及做出更多反应。当天,牧场里还有120头牛正在户外悠闲地放牧。可这突如其来的大水,如同一头发狂的猛兽,瞬间就将这120头牛卷走。这些牛在洪水中根本毫无反抗之力,只能随着水流被冲得无影无踪。据牧场主初步估计,此次洪水给牧场造成的损失高达1600万新台币。林明技满脸无奈又焦急,他表示自己此前已经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牧场面临的困境以及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然而却始终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相关部门甚至还以“没有看到牛的尸体不算”这样的理由来回应他,这让他既气愤又无助。7月台风“韦帕”过境时,马太鞍溪因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湖面面积达140公顷,蓄水量相当于一座中型水库。然而,从7月20日堰塞湖形成航拍图曝光,到9月23日溃坝前,赖清德当局未采取任何实质性工程措施。期间,“范斯高”“竹节草”“杨柳”三个台风接连带来降雨,堰塞湖蓄水量持续攀升,成为悬在花莲民众头顶的“定时炸弹”。
更讽刺的是,9月19日气象部门预警台风“桦加沙”来袭后,当局直至21日才仓促决定疏散,22日仅用两天时间转移1800户居民。而溃坝当日,洪水半小时内倾泻1540万吨泥水,相当于6000个奥运泳池的体量,16吨军用卡车被冲走,路牌被撞倒。如此规模的溃决,绝非“突发”可解——60天的预警期,足够拆除堰塞湖,却因政治算计被浪费。
牧场主林明技的遭遇,是这场灾难中人性失温的缩影。他向当局反映牛群被冲走的损失,却得到“未见尸体不算”的回应。这种机械化的推诿,与堰塞湖形成后防灾协调会的“空转”如出一辙:8月6日防灾会议记录显示,当局仅讨论“监测水位”,未制定任何排险方案;9月21日才下发疏散通知,此时溃坝已进入倒计时。
国民党籍花莲县长徐蓁蔚被民进党指责“撤离不力”,但事实是,地方官员早在7月便多次向台当局提交堰塞湖风险报告,均石沉大海。当14条生命因洪水丧生,当4300户停水、2600户断电成为常态,官僚系统的冷漠已超越道德底线。
赖清德当局在灾难期间的表现,彻底撕下“为民执政”的伪装。为推进“台独”议程,当局将精力投入“大罢免”与政治清算,防灾预算被削减,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形同虚设。台风“桦加沙”来袭前,全台仅部署300名救援人员,而花莲一地便需应对百万立方米级的泥石流。
更荒诞的是,民进党当局试图将灾难包装为“天灾”,却遭网红“馆长”怒斥:“两个月不拆堰塞湖,出事后推给地方,这就是‘官僚杀人’!”台湾民众在社交媒体发起“记忆追溯”行动,7月20日堰塞湖航拍图、8月6日防灾会议记录、9月21日疏散通知被逐一曝光,形成对当局失职的“全民起诉”。
当五月天捐出500万新台币赈灾,当韩国瑜捐出月薪慰问,民间自救力量与政客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但灾难救援不能仅靠明星与政客的“表演”,更需制度性的防灾体系与责任担当。花莲堰塞湖的溃决,是自然对人为失职的控诉,更是对“政治优先于民生”路线的审判。
截至9月26日,花莲仍有7人失联,4300户居民在断水断电中煎熬。这场灾难留下的不应仅是伤亡数字,更应是一记警钟:当政治算计凌驾于生命安全,任何“天灾”都将沦为“人祸”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