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9月27日电 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27日发表网志指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日前就园区第一期余下用地的选定地块发展邀请市场提交发展意向书。这是继加速建设第一期第一批次八座大楼之后的另一个重要举措,意味著河套香港园区的发展开始踏入新阶段。
这次市场意向调查主要围绕第一期余下的第二、三批次的选定地块。孙东表示,目前,西边第一期第一批次的首三座大楼,分别是两座湿实验室和一座人才公寓,已经兴建完成,企业正陆续进驻,园区今年年底前将正式营运。同属第一批次的余下五座大楼正加紧兴建,将于2027年起陆续落成。
孙东指出,河套合作区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点,承载了国家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期盼。第一期余下第二、三批次的土地目前正在进行平整工作,预计于明年年初释出土地作创科发展。第一期第二、三批次中约5.2公顷的两个地块组合,含10个地块,计划用于兴建湿实验室、先进制造大楼,以及国际学校和人才公寓等。
目前,园区管理公司已经与近30家分别来自内地、香港及国际的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就进驻河套香港园区深入磋商,其中相当部分已签署租约,正在安排进驻园区开展业务。
孙东透露,这当中包括世界领先的骨传导设备研发及生产商韶音科技、全球顶尖的锂电池原材料生产商天齐锂业、全球领先的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独角兽企业歌尔微电子,以及国际知名生物医药企业阿斯利康。
他强调,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园区将试行专属跨境政策,让人员、物资、数据等创新要素于河套合作区港深两地园区跨境便捷流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