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加沙”刚走 “博罗依”又来了
【“桦加沙”刚走 “博罗依”又来了】短短几天内,三个台风相继生成,西北太平洋上正上演一场罕见的“三台共舞”气象大戏!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在先后登陆广东阳江和广西北海、防城港后,已于9月25日减弱为热带低压并逐渐远离。但风雨影响尚未完全结束,今年第20号台风“博罗依”已于9月24日生成,正朝着华南沿海步步逼近。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目前形成了 “桦加沙”、“浣熊”和“博罗依”三个台风共舞的罕见局面。这种气象现象在秋季台风季并不常见,表明当前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活动依然活跃。“桦加沙”在减弱为热带低压前,已经三次登陆我国。它先于9月24日在广东阳江海陵岛沿海首次登陆,随后于9月25日接连在广西北海市沿海和防城港市沿海登陆。这三次登陆加速了其能量的消耗。气象数据显示,今年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数量较常年同期偏多。截至9月24日,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已有20个台风生成。尽管台风季开始时间偏晚,但7月至9月台风扎堆出现,呈现出活跃的态势。
尽管“桦加沙”已减弱为热带低压并逐渐远离,但其残余环流仍在继续影响华南地区。9月26日,广西多地依然面临强降雨威胁。广西气象台预计,9月26日,南宁、百色、崇左、防城港、钦州、北海、玉林等市及河池市西部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其他地区也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或暴雨。
“桦加沙”带来的降雨量十分可观。在自9月25日15时过去的24小时内,广西大部出现了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局部地区大暴雨。雨量最大出现在南宁市武鸣大明山,达到233.5毫米,属于大暴雨级别。由于降雨影响,广西大部地区气温也有所下降,9月25日15时,大部地区气温不到30℃,其中桂西局地甚至在20℃以下。
就在“桦加沙”影响华南的同时,今年第20号台风“博罗依”于9月24日凌晨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截至9月25日早晨5时,“博罗依”已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方向约990公里的洋面上。预计 “博罗依”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穿过菲律宾中部后,于27日凌晨进入南海东部海域。之后它将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与“桦加沙”相比,“博罗依”的强度预计相对较弱。这主要是因为“桦加沙”已经吸收了海洋的大量能量,导致南海海温有所下降。但“博罗依”仍将影响华南并带来强降雨天气。
气象部门预计,9月28日至10月1日,受“博罗依”影响,华南、江南西部和南部、云南南部等地将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广西、广东一带短时间内接连遭遇两次台风雨,面临严峻考验。这种连续强降雨极易引发城市暴雨积涝、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特别是“桦加沙”已经给土壤带来了大量水分,土壤饱和度较高,再次遭遇强降雨更容易引发地质灾害。相关部门和公众需提高警惕,做好防范工作。
目前,“博罗依”的路径预报仍有不确定性,路径的变化将影响强降雨的具体落区。公众应密切关注最新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合理安排出行。
“桦加沙”是今年首次使用的台风名称,意为“快速移动”,由菲律宾提供。它替代了因2019年造成严重灾害而被除名的“海贝思”名称。亚太台风委员会的14个会员国每个提供10个名字,形成140个名字的列表循环使用。当某个台风造成重大灾害和影响时,相关受灾国可申请将其名称永久除名。台风“桦加沙”在维持超强台风级别77小时后,于9月24日17时前后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沿海登陆。其十级风圈一度超过百公里,登陆后外围环流带来的台风雨仍波及十余省区市。
台风登陆并不等于危险完全解除。专家提醒,即使台风过后,公众仍需保持警惕,注意安全。居民外出要谨防高空坠物,尤其不要在户外广告牌周边逗留。如发现户外存在高空坠物隐患,应及时与应急管理部门联系。台风前被撤离的人员不要急着回家查看受灾情况,最好等居住地宣布安全后,再按照安排返回家园。也不要盲目开车进山,因为经过暴雨冲刷,有些地方可能存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走路时还应与路边掉落电线保持安全距离。无论电线带电与否,都应视为带电,与断落点保持足够距离,并及时向电业部门报告。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随着“博罗依”进入南海,华南地区可能在9月28日前后再次迎来强风雨天气。广西、广东和海南等地需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做好防范准备。
“台风登陆不等于危险结束”,这句气象专家的提醒值得每个人牢记。面对接踵而至的台风,保持警惕、科学防范才是安全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