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离谱!11岁男孩偷绑银行卡5天花2万 全部打赏主播、购盲盒,父母直呼:我的血汗钱!!
创始人
2025-09-27 13:04:50
0

  11岁男孩偷绑银行卡5天花2万

  【11岁男孩偷绑银行卡5天花2万】近日,一起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事件引发社会关注。一名11岁男孩因沉迷网络主播“陪玩”服务,偷绑父亲银行卡后,在短短5天时间内,一名未成年男孩竟疯狂消费近2万元,这一惊人数字背后,部分资金被用于购买高价盲盒玩偶,剩余资金则全部打赏给了网络主播。此事件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这起未成年人网络消费事件,不仅如同一面镜子,清晰暴露出当前未成年人网络消费监管领域存在的巨大漏洞,更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社会上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发了家长与社会各界对于平台责任和家庭教育缺失的深刻讨论。据男孩父亲姬先生详细描述,孩子十分机灵,是通过登录其手机获取验证码,进而巧妙地将银行卡成功绑定至自己的账户。在短短5天的时间里,这个男孩仿佛陷入了消费的漩涡,不仅花费7000元巨资购买了5个单价高达1000元的LABUBU盲盒,以及1个灰太狼玩偶,还如同“慷慨的侠客”一般,向多名游戏主播慷慨打赏了1.1万余元。其中,9月20日这一天,男孩的单日打赏金额竟然高达5100元,这相当于许多家庭数日的开销。而在接下来的21日和23日,他依旧没有停止消费的脚步,又分别支出了2390元和4500元,如此大手笔的消费,着实令人咋舌。

  面对记者的询问,男孩毫无保留地坦言,购买盲盒是因为“LABUBU最近在网络上非常火,大家都想要,要是自己能拥有,在同学面前肯定倍有面子”。而打赏主播则是为了“在游戏中显得有面子,每次看到主播对自己送的礼物表示感谢,其他玩家投来羡慕的目光,心里就特别满足”。他表示,每当自己送出礼物,主播都会在直播间里公开感谢,那热情的语气和夸张的表情,让其他玩家也会投来羡慕的目光,“大家一起打游戏时,感觉特别气派,好像自己成了游戏里的英雄,仿佛拥有了掌控整个游戏世界的力量”。

  姬先生透露,自己从未向孩子透露过银行卡密码,原本以为“钱放在卡里,孩子拿不出来,十分安全”,未料孩子竟然通过手机验证码完成了绑定,从而轻松实现了消费,这让他感到十分震惊和懊悔。这一事件无疑暴露出家长在电子设备管理方面的严重疏忽,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对于支付安全机制的广泛讨论。人们纷纷质疑,在如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支付安全究竟该如何保障?

  涉事平台客服在回应时表示,已收到用户反馈,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审核男孩的账号资料及消费记录,后续将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相应处理。然而,家长对此并不满意,他们质疑平台未对未成年人消费设置有效限制,导致孩子能够如此轻易地进行大额消费,强烈要求全额退还款项,认为平台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盲盒、游戏直播等新兴消费形式在未成年人中迅速流行开来。以LABUBU为代表的潮玩盲盒,凭借其稀缺性和独特的社交属性,如同磁石一般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目光,成为了青少年争相追捧的对象;而游戏直播中“榜一大哥”的虚荣激励,更是如同毒药一般,容易诱发未成年人的非理性打赏行为。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设置未成年人消费限额,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许多平台并没有严格落实这一规定。专家指出,家长需要加强对电子设备的管理,设置复杂的密码和使用限制,避免孩子过度接触网络消费;同时,平台也应完善实名认证和支付审核机制,增加人脸识别等更严格的验证方式,从源头上避免未成年人陷入消费陷阱。

  法律人士表示,若能充分证明消费行为确实为未成年人所为,且未经监护人同意,那么家长完全有权要求平台退还款项。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实施与其年龄、智力不相符的民事行为时,必须经过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追认。目前,姬先生已经向平台提交了退款申请,并表示将加强对孩子网络使用的监管力度,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这一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数字时代,家庭、学校与社会必须携手合作,共同筑牢未成年人消费保护的坚固防线。

  平台在此事件中的表现同样令人诟病不已。男孩在5天内进行多笔大额消费,平台却未能及时察觉并有效阻止,直到事件曝光后才回应称“资料正在审核处理中”。这充分反映出平台在未成年人消费监管方面存在的严重不足和漏洞。一方面,平台的身份验证和消费授权机制不够完善和严密,未能有效识别未成年人的身份并阻止其进行超出年龄和认知能力的消费;另一方面,对于异常消费行为,平台缺乏实时监测和预警机制,无法在消费发生初期进行及时干预和处理。作为服务的提供者,网络平台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绝不能忽视自身的社会责任。应当加强技术投入和创新,完善监管制度和流程,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消费环境。

  在此事件中,高价盲盒玩偶和主播打赏成为了男孩消费的主要去向。这背后实际上是商家和主播针对未成年人心理特点精心设置的消费陷阱。盲盒以其未知性和稀缺性吸引着未成年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他们陷入“赌一把”的心理中无法自拔,不惜花费大量金钱进行购买。而主播则通过陪伴打游戏、感谢打赏等方式满足未成年人的虚荣心和归属感,诱导他们进行打赏消费。商家和主播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不惜利用未成年人的不成熟心理进行营销和诱导消费。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商业道德和伦理准则,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市场行为的严格监管和规范管理,严厉打击和惩处商家和主播的违规营销手段和行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未成年人网络消费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多方协同共治。家庭要承担起首要教育责任,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引导;学校应将网络消费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消费意识和辨别能力;社会要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府则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消费市场的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只有各方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填补未成年人网络消费监管漏洞,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让未成年人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未成年人网络消费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必须深刻反思,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未成年人筑牢网络消费的安全防线,让他们远离消费陷阱,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