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建议成渝申办奥运会 成都回应
【网友建议成渝申办奥运会 成都回应】近日,有网发在问政四川平台留言,建议成都和重庆共同申办2036年或者2040年夏季奥运会。成都官方:申办奥运会属于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城市无法单方面启动申请程序。目前,承办奥运会已被纳入成都未来工作规划与远景目标体系,相关部门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及赛事承办能力,对可行性进行系统性论证。这一表态既体现了对国际赛事申办规则的尊重,也展现了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的战略定力。提出联合申奥建议的网友认为,成都与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双核城市,近年来通过共建西部科学城、成渝中线高铁等重大项目,已在经济联动、文化互鉴、交通互联等领域形成深度融合。若能以"双城记"模式申办奥运会,不仅可通过赛事平台全方位展示西部发展成就,更能借助国际赛事的溢出效应,加速成渝双城经济圈向世界级城市群跃升。数据显示,成渝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7万亿元,具备承办国际顶级赛事的经济基础。该建议引发网络热议,支持者认为此举可打破行政壁垒,塑造"西部国际赛事中心"的全球品牌。网友的考量基于多重现实支撑:成都已建成东安湖体育中心、凤凰山体育公园等12个专业场馆,天府奥体公园规划对标洛杉矶奥运场馆集群标准;重庆奥体中心、龙兴足球场等设施可形成互补,两地场馆资源覆盖奥运全部33个大项。交通方面,成渝高铁实现1小时直达,双流+天府国际机场、重庆江北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1.2亿人次,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1300公里,成渝中线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后将形成1小时交通圈。
政策层面早有布局:2020年11月四川省体育局首次提出"川渝共同申奥"设想,明确将其作为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2021年12月《成都市"十四五"世界赛事名城建设规划》发布,将探索申办奥运会纳入重点任务;2023年4月面对"成都申办2036年奥运会"的传闻,四川省体育局虽辟谣但保留"探索申办"表述,显示政策延续性。
面对舆论热情,成都方面的回应彰显战略智慧:一方面强调申奥需遵循国际奥委会规则,必须由国家奥委会统筹申报,体现对国际规则的尊重;另一方面将承办奥运会纳入城市发展蓝图,承诺根据GDP增速、人均收入、基础设施等18项指标进行动态评估。这种"战略上积极,战术上稳健"的姿态,源于成都举办世警会、世乒赛等38项国际赛事积累的办赛经验。数据显示,成都体育产业年产值已突破900亿元,具备向奥运级赛事跃升的产业基础。
成渝申奥需走"三步走"战略:经济筑基层面,要持续优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力争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万亿元;软实力提升方面,需深化三星堆、金沙遗址等文化遗产的国际表达,培育具有全球辨识度的文化IP;区域协同维度,要建立跨城市赛事协调机制,在安保、医疗、志愿者等12个领域形成标准化流程。特别在交通网络构建上,除推进成渝中线高铁外,还需规划奥运专用通道,确保赛事期间日均50万人次的跨城流动需求。
当前,成渝已启动《世界赛事名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举办ATP250网球赛、铁人三项世界杯等20项国际赛事进行压力测试。这种"以赛促建、以赛促变"的发展路径,既为申奥积累实战经验,也推动城市能级持续提升。正如专家所言,申办奥运会不是终点,而是通过大型赛事倒逼城市治理现代化、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契机。成渝双城经济圈若能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或将为中国新型城镇化提供"双核驱动"的示范样本。
网友建议成渝申办奥运会,反映了广大民众对成渝地区发展的美好期待。成都方面的理性回应,为成渝地区申奥指明了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成渝地区应保持理性务实的发展态度,稳步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软实力,加强区域合作,为实现申办奥运会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成渝地区必将以更加自信和成熟的姿态,迈向国际赛事的舞台,为世界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体育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