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即将入列?国防部回应
【福建舰即将入列?国防部回应】9月25日下午,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面对中外记者提问,掷地有声地宣布:“福建舰试验训练正按计划顺利推进,大家期盼的那一天不会太远了。”这一表态瞬间引爆舆论场,标志着中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进入服役前的最后冲刺阶段。福建舰的里程碑意义,在于其搭载的电磁弹射与拦阻系统。9月20日,央视军事频道首次公开歼-15T舰载战斗机从福建舰甲板弹射起飞的震撼画面:战机在3秒内加速至时速250公里,尾焰在甲板划出金色轨迹。与此同时,歼-35隐形战斗机、空警-600预警机也相继完成电磁弹射与着舰测试,形成中国航母史上最完整的舰载机作战体系。“电磁弹射是航母战斗力的倍增器。”军事专家指出,相比传统蒸汽弹射,电磁系统能量输出更精准,可适配从无人机到重型战斗机的全谱系舰载机。福建舰的3条弹射轨道若全负荷运转,日出动架次可达120次以上,较山东舰提升50%。更关键的是,电磁拦阻系统能将舰载机着舰冲击力从4G降至2G,飞行员生理负荷大幅降低。
回溯福建舰的试航轨迹,其战略意图早已显现。9月10日,福建舰从上海江南造船厂解缆起航,在052C型驱逐舰“济南”舰、956E型驱逐舰“杭州”舰护卫下穿越台湾海峡。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记录显示,福建舰航速稳定在16节,全程沿“海峡中线”以东航行,舰艏始终指向台湾岛东部海域。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验证。”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翁履中分析,福建舰选择夜间通过台湾海峡,既展示全天候作战能力,更传递出“台湾海峡是内海”的坚定信号。而其最终目的地——海南岛某军港,正是南部战区航母基地所在。2019年山东舰在此完成入列前最后整备,如今福建舰重走相同航线,历史巧合中暗含战略传承。
福建舰的服役,将推动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护卫”转型。根据公开信息,其标准编队将包括2艘055型万吨驱逐舰、4艘052D型驱逐舰、2艘054A型护卫舰及1艘综合补给舰,形成覆盖1000公里半径的立体防御网。更值得关注的是,福建舰可搭载24架歼-15T/歼-35战斗机、6架空警-600预警机及10架直-20反潜直升机,其作战半径较辽宁舰、山东舰提升40%。
“航母不是单打独斗的武器。”海军少将尹卓强调,福建舰将与076型两栖攻击舰、095型攻击核潜艇构成“三位一体”打击群。特别是076舰搭载的攻防一体无人机群,可与福建舰形成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体系,实现24小时不间断战场监控。这种“蜂群战术”曾在2025年“九三”阅兵中亮相,如今即将走向深蓝。
福建舰的每一步进展,都牵动着14亿中国人的心。当舰载机弹射成功的画面传回,网友评论获得点赞:“1980年,刘华清将军踮脚看美国航母;2025年,我们的航母让世界仰望!”这种情感共鸣,源于中国船舶工业的逆袭——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从设计到制造完全自主,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达100%。
“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江南造船厂总工程师透露,为攻克电磁弹射技术,团队曾连续72小时在实验室模拟极端环境,最终实现能量转换效率比美国福特级航母提升15%。这种“十年磨一剑”的坚持,正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缩影。
面对外界对“航母威胁论”的炒作,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重申:“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福建舰将用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事实上,福建舰的服役恰逢全球战略格局深刻调整之际。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数据,2025年全球军费开支突破2.3万亿美元,亚太地区占比达41%。在此背景下,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可兼容人道主义救援模块,其医疗舱可同时收治200名伤员,直升机甲板能快速转运救灾物资。
“航母是和平的盾牌,不是战争的矛。”军事评论员宋忠平指出,福建舰的服役将改变西太平洋军事平衡,但其核心使命是维护地区稳定。正如舰艏的八一军徽在阳光下闪耀,这艘8万吨级的钢铁巨兽,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和平的永恒追求。
当福建舰的龙骨在长江口铺就时,没人想到它会如此迅速地改写海军史。如今,随着入列倒计时开启,这艘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心血的东方巨舰,正以昂扬姿态驶向深蓝。它的故事,不仅是技术突破的传奇,更是一个古老民族走向复兴的壮丽史诗——正如网友“星辰大海”所言:“福建舰的每一次航行,都在告诉世界:中国,已经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