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大美新疆。帕米尔高原天高地阔,塔里木河奔腾欢歌。
25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庆祝大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王沪宁出席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出席。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此后,每逢十周年庆典,中央都会组派代表团到新疆庆贺、慰问。
习总书记始终牵挂着新疆各族人民。2014年、2022年、2023年,总书记三次亲临新疆考察;2014年、2020年,总书记两次出席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时,总书记曾为自治区题写“建设美丽新疆 共圆祖国梦想”贺匾。
这一次,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率中央代表团到新疆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庆祝活动,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
习总书记再次来到新疆,令新疆各族群众倍感幸福与温暖。连日来,习总书记亲切接见各族各界代表、参观主题成就展、观看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令各族干部群众深受鼓舞、精神振奋。
在庆祝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央代表团副团长李干杰宣读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关于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贺电。
香港同胞透过中央媒体及大公报、香港文汇报等主流媒体的报道,对新疆70年发展成就和新时代治疆理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不仅为新疆的发展进步感到高兴,也进一步加深了国家认同。
习总书记新疆之行,情暖天山南北,激励亿万中国人民汇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下,共同书写新时代的发展篇章。
国之大事,念兹在兹
“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新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习总书记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总书记强调,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符合新疆特点的高质量发展路子;要全力维护新疆社会大局稳定;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推进新疆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新疆“远在天边”,封闭落后。其实,这早已成为“老黄历”中的“老黄历”。随着国家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新疆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新疆位于亚欧大陆腹地,有着“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
在2020年9月召开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系统性提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八个坚持”,将“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拓展为“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这标志着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治疆稳疆兴疆上开辟了新境界、实现了新跨跃、达到了新高度。
习总书记这次在新疆的重要讲话,强调高质量发展、社会稳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再次彰显了治国理政的战略眼光和深邃思考。
新疆推进高质量发展,既要立足于自身资源禀赋,又要对接国家战略。总书记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文旅融合,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这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现实针对性。
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事情也干不成。总书记强调,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筑牢反恐维稳的人民防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加强文化润疆、注重以文化人,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这是着眼于标本兼治、长治久安。
在当今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具有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只有中国共产党具有带领人民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坚强领导力。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新疆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这是阐明了新疆繁荣发展的关键。
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新疆与国家、繁荣与稳定、现代化建设与政治保障之间的内在逻辑。总书记对新疆发展的指示,对香港管治团队和社会各界以重要启示,既要“从全局看一域”,也要“从一域看全局”,善于把自身发展放在国家大局下思考,认准自身定位,发挥独特优势,发展香港、贡献国家。
深切寄语,牵挂于心
23日下午,当习总书记乘坐的专机降落在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各族群众代表身着民族服饰,载歌载舞。从机场到住地,各族群众手持红旗,热情欢呼,表达对总书记的欢迎和感激之情。
25日下午,当习总书记离开新疆时,各族群众纷纷来到乌鲁木齐市区的沿途道路两旁,手持红旗,欢呼着向总书记问好,向总书记表达由衷的爱戴,尽情抒发对总书记、对党中央的感激之情。
人民领袖人民爱,人民领袖爱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各族群众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厚爱,令新疆各族儿女难以忘怀。
2014年4月,习总书记在喀什地区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看望干部群众,走进了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家,嘘寒问暖;2022年7月,总书记来到新城西门村,先后考察党群服务中心、农产品加工企业,问计于民。总书记的话令人记忆犹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给新疆群众回信,字里行间,体现出对天山儿女的牵挂、对新疆发展的关心。
2014年9月,习总书记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和全体村民回信,希望村党支部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紧紧凝聚在一起,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
2017年1月,习总书记给库尔班大叔的后人回信,希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5年5月2日,习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希望广大青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这一次新疆之行,习总书记甫抵乌鲁木齐接见了7批次新疆方方面面的代表并合影,包括新疆各族各界代表、自治区及有关部门、各地州市负责同志和老同志代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领导班子成员及有关方面负责同志,援疆干部代表,政法干警代表,宗教界爱国人士和基层宗教工作干部代表,驻乌鲁木齐部队上校以上领导干部和部分基层先进模范、文职人员。
每一次视察,温暖直抵人心;每一封回信,纸墨饱含深情;每一次接见,现场掌声雷动。人民领袖与人民群众心灵相通、心心相印、情感共鸣!
“三个充分”,彰显优势
王沪宁在庆祝大会上的讲话表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强大生命力,充分证明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完全正确的。
新疆70年发展成就,足以印证“中国优势”。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优势。比如,中国特有的“对口援建机制”在新疆发挥了特殊作用,各援疆省市、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源源不断地为新疆输送人才、资金、技术,成为推动新疆发展的强大动力。又比如,新疆沙化土地面积实现由增到减的历史拐点,断流几十年的塔里木河再次全线通水,书写了人类治理沙漠的奇迹,这是上下齐心协力攻克难关的成功样本。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具有强大包容性。不同民族如何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共同课题。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人民期盼、民族向往、国家追求三者融为一体,56个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具有前瞻性和实操性。“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形势的深刻洞察、对治疆规律的深邃思考、对新疆人民的深情厚谊,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实现了从“边疆治理”到“治理边疆”的理念跃升,符合新疆实际、对接国家战略、顺应发展大势。
当某些人以固有的“傲慢与偏见”看待中国,不断炒作“中国崩溃论”时,中国一次又一次地令他们失望,在面临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重重困难之下,中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疆70年巨变,正是“两大奇迹”的生动注脚!
习总书记指出:“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家园,就是中国;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名字,就是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56个民族一个也不会缺席!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殷殷嘱托,情满天山。习近平总书记的新疆之行,激励新疆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共襄伟业,也同样激励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屠海鸣)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