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9月26日电 香港报章9月26日就时事热点发表社评。
《大公报》发表社评:再膺最自由经济体说明了什么?
加拿大菲沙研究所昨日发布《世界经济自由度2025年度报告》,香港继续获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同日,英国Z/Yen集团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第3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香港排名维持全球第三位。
这些评估结果是对香港各方面发展优势的高度肯定。事实上,今年以来,港股表现畅旺、上市新股集资额重夺世界第一、银行存款持续上升、财富管理业不断增长、引入重点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在多项关于金融、创科、教育、人才等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中,香港屡创佳绩,反映香港的核心优势和特区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获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同。
《文汇报》发表社评:高端人才密集世界公认 港发展创科底气十足
美国史丹福大学近日公布“2025年全球首2%顶尖科学家”名单,香港共有1,821名学者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较去年大增287名,更有13人跻身所属学科领域的全球十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香港汇聚全球顶尖科学人才,为创新发展奠下坚实基础。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中提出加速建设北都大学城、推动河套区发展、扩展创科产业链及推动一系列产业发展革新,正好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不仅为科研人才提供更广阔的事业平台,也将推动香港在新兴产业实现突破,助力香港产业转型升级,更好惠及民生福祉。
《香港商报》发表社评:大湾区联动 拓航空版图
世界航线发展大会一连三日在香港亚博馆举行,今届首次选址香港,意义非凡。
“内联外通”乃香港核心优势。“内联”方面,香港既是大湾区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桥梁,也是内地国内线与香港国际线的主要转驳点,两者正好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协同格局。随着跨境基建持续完善,大湾区旅客现已占香港机场客源两成,例如中山港新客运码头可直达机场并提供行李直挂服务,进一步凸显区内交通一体化优势。尤其是机管局入股珠海机场,香港可加强联动整个大湾区,由优化“经珠港飞”陆路连接,到扩展内地城市候机楼网络,施政报告均有所着墨,此外还须推动跨境联程系统、简化清关与出入境程序,并在服务水平上与内地机场形成良性协调等。 “外通”方面,香港作为国际航空网络的延伸节点,随着三跑道系统全面投产,一方面具备承载更多长途及中转航线的能力,另方面也顺应廉航崛起潮流为短途航线提供更大搭载支撑。近年当局已与逾十个经济体签署或更新双边航空服务协议,施政报告提出未来将优先聚焦南美洲、中亚、非洲及中东等,以开拓更多新航线,进一步联通世界各个角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