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美国企业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3家美国企业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商务部最新公告在9月25日发布,萨罗尼克科技公司、爱尔康公司、国际海洋工程公司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即日起,这些企业被禁止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并被切断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的可能性。9月25日,中国商务部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发布公告,宣布将3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这是中国今年内针对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外国实体采取的又一次正当反制措施。此次被列入清单的企业包括萨罗尼克科技公司(Saronic Technologies, Inc.)、爱尔康公司(Aerkomm Inc.)和国际海洋工程公司(Oceaneering International, Inc.)。根据公告,中方决定对上述企业采取两项处理措施:禁止其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禁止其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
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在9月25日发布的公告明确指出,这一决定是“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公告强调,此举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等有关法律。根据《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第二条、第八条和第十条等有关规定,中方决定对上述3家美国企业采取相应措施。公告明确表示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彰显了中国政府执行决定的坚决态度。这不是中国第一次使用不可靠实体清单这一法律工具。今年以来,中国已多次依法将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外国实体列入该清单。
2025年,中国已多次动用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应对外国实体的不当行为。
1月2日,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发布当年第一份公告,将洛克希德·马丁导弹与火控公司等10家对台军售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1月15日,该机制再次发布公告,对环太平洋防务公司等4家对台军售企业启用不可靠实体清单实施制裁。加上1月14日制裁的另外一批企业,年初仅半个月内,中方共对17家对台军售企业采取了制裁措施。
3月4日,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发布公告,将特科姆公司(TCOM, Limited Partnership)等10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4月9日,该机制决定将护盾人工智能公司(Shield AI, Inc.)等6家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既展现出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的确定性,也体现了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的灵活性。8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为落实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共识,自8月12日起,继续暂停4月4日公告相关措施90天,停止4月9日公告相关措施。这一决定显示了中国政府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也秉持开放态度,致力于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发言人同时指出,根据《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相关规定,国内企业可申请与上述实体进行交易,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将依法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这体现了该制度不是一刀切的封闭措施,而是有透明标准和程序的监管工具。
中国的不可靠实体清单与美国的实体清单有着本质区别。中国的不可靠实体清单针对的是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极少数外国实体。而美国的实体清单则经常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就在9月1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以“违背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为由,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这些实体涉及半导体、生物技术、供应链物流等多个领域。
中国商务部对此明确表示反对,指出“美方假借维护国际秩序和国家安全之名,行单边、霸凌主义之实,将一己私利凌驾于他国发展权利之上”。美方的行为不仅损害中国企业利益,也不利于全球产业链稳定和科技合作交流。
中国采取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要之举。商务部发言人此前曾明确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绝不容许任何外部干涉。对于美国频频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行为,中方采取反制措施是完全正当和必要的。这些公司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参与对台军售,开展所谓军事技术合作,严重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政府一贯审慎处理不可靠实体清单问题,仅针对少数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外国实体。诚信守法的外国企业完全无需担心,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地欢迎世界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中国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既不是象征性的“纸老虎”,也不是随意滥用的工具。它通过明确、可预测的法律框架,精准打击危害中国国家利益的外国实体,同时为守法企业提供稳定、公平和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商务部在回应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时明确表示:“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这次将3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正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中国有足够的决心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