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9月25日电 香港经济在 2025 年保持稳步复苏的基调。按政府统计处公布的数据,本地生产总值在今年首两个季度分别实际按年增长 3%和 3.1%;但以环比计,本地生产总值在第二季度增长 0.4%,较首季度的 1.8%有所放缓。特区政府维持对 2025 年全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估计实质 GDP 的增长率介于 2%至 3%之间,预示下半年经济增长的动能将有所减弱。
增速略超预期 表现更趋分化
今年来香港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略超预期,但内外部不同环节、不同行业之间的表现更趋分化。上半年本地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商品出口和服务出口这两大外部需求环节的强劲拉动;而内部消费和投资表现则差强人意,惟内需在进入第二季度后已初现企稳回暖的迹象。
数据显示,上半年本港的商品出口录得 10%的实质同比增长,较去年同期的7.1%和去年全年的 4.7%进一步提速;整体服务出口继去年全年实现 5.1%的增长之后,在金融业持续畅旺以及入境旅游业复苏的双双带动下,今年上半年再录得同比增长 6.9%。相较而言,私人消费开支在连续四个季度同比萎缩后,2025 年第二季度录得 1.9%正增长,反映消费市场走弱的态势渐趋稳定。整体投资开支受营商气氛不景及房地产市场调整的拖累,上半年的同比增长率仅为 2%,与去年全年的 1.9%增速相若;其中,楼宇及建造的投资更已连续四个季度录得同比萎缩,在今年头两个季度分别下跌 5.5%和 9.5%。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香港对中国内地和东盟的商品出口均录得双位数的大幅增长,同比分别上升约 16.1%和 24%;而对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的出口额却出现萎缩。这反映在美国对外加征关税的威胁下,亚洲多个经济体在过去几个月均出现“抢出口”的现象,在此期间不少内地的出口企业借助供应链多元化策略以及转运等间接方式扩大对美国市场的出口;而香港作为主要的转口贸易港在某种程度上亦从中受惠。
环球增长乏力 “抢出口”料减退
从外围市场看,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均较为疲弱,美国 GDP 环比折年率在今年首季度录得 0.5%的跌幅,为 2022 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陷入萎缩;第二季度的GDP 环比折年率虽反弹至 3.3%,但很大程度上是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下的商品进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 (仅供内部参考) 经贸时事评论2025 年第十三期(总第 425 期)特别分析报告2口大减所致。在美国关税政策的冲击下,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呈现弱复苏态势,欧元区首两季 GDP 同比增速分别为 1.6%和 1.5%;其中,德国和法国在上半年的经济增速更不足 1%。日本经济于首季度再次陷入萎缩,GDP 环比折年率为-0.7%,第二季度则反弹至 2.2%,经济复苏的步伐仍显波折。
中国内地在今年首两季度分别同比增长 5.4%和 5.2%,达到政府设定的 5%左右增长目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的地位。但值得留意的是,内地经济在进入第三季度后,随著出口商“抢出口”的行为逐步减弱,加上“以旧换新”政策对商品消费的刺激效果出现边际递减的情况,内地在 7 月和 8 月的工业生产、消费及投资等宏观经济数字均已全线走弱,显示下半年经济放缓的风险正在上升。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今年 7 月底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发达经济体在今明两年的总体增长势头依然疲弱,预估 2025 年与 2026 年的 GDP 增长率分别为 1.5%及 1.6%。其中,美国经济增长率将从去年的 2.8%大幅放缓至今年的1.9%,明年亦会保持大致相若的 2%增长;欧元区与日本则辗转于弱增长的格局,预计欧元区在今明两年的 GDP 分别增长 1%与 1.2%,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更连续多年处于 1%以下,预计在 2025 年仅增长 0.7%,明年更会继续放缓至 0.5%。尽管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相对较高,但整体上亦会延续增速向下调整的趋势,预计从 2024年的 5%下降至今年的 4.8%,2026 年料将进一步减速至 4.2%。
在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增长将会延续偏弱的基本态势;加之海外主要经济体输美商品贸易的“抢出口”风潮料将逐渐消退,预计今年下半年的香港出口贸易增速将会有所回落。另一方面,特朗普上任以来,掀起全面的关税战、贸易战,将关税作为国际胁迫施压的工具,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贸易增长的前景;同时,随著美国自 7 月以来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实施新的“对等关税”,令商品进口美国的关税税率显著提升(相对于 90 天暂缓期的税率),不可避免会抑制美国经济和居民消费的增长。惟近年香港出口商在拓展市场多元化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预计明年香港的货物出口增长将趋于温和,或会转向低单位数的慢增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