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9月25日电 由香港中国企业协会(下称“中企协会”)主办的“I SEE I KNOW”香港青年四川行活动于9月20日落幕。在为期四天的行程中,四十余名香港青年及企业代表深入四川参访代表性企业与文化地标,亲身感受国家发展脉搏,见证川港合作成果。
作为中企协会自2017年发起的品牌活动重要一站,此次四川行以 “科技探访+文化溯源+生态体验”为核心设计,组织香港青年实地感受四川发展活力,进一步增进对国家发展成就的认同。
探访“大国重器”直观感受科技实力
在蜀道集团智慧交通展厅,团员们了解到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创新成果:四川高速公路里程已突破1万公里,智慧管理系统覆盖全省路网,通过北斗定位、5G传输和AI分析技术,可精准实现动态监测、预测拥堵点位并自动调度应急资源;在天府长岛数字文创产业服务平台,团员们了解到成都市正通过汇聚以可哥豆动画(《哪吒》制作方)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来构建其数字文创生态链;在华西工程师的陪同下,团员们探访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近距离观察可控核聚变技术在推动“未来能源”发展和尖端科技设施设备的安装制造过程;在华西集团智能建造示范基地,香港青年们目睹建筑机器人协同作业的震撼场景,测绘机器人和机器狗通过控制演算法,精准完成作业。
在中航工业成飞集团航空教育基地,团员们沉浸式体验中国航空工业的辉煌成就。“歼-20”等战机模型引发阵阵欢呼。青年团员陈先生感慨:“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中国航空工业的逆袭史就是中国制造的缩影,我对中国航空人深深敬佩,也为中国制造自豪!”
溯源巴蜀文明 厚植家国情怀
从蕴含三国智慧的武侯祠,到沉睡著青铜神树与纵目面具的三星堆,再到凝聚千年治水智慧的都江堰,青年团员们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文明对话。他们在三星堆感受古蜀文明的神秘绚烂,在都江堰鱼嘴分水堤领略李冰父子“因势利导”的工程哲学如何至今惠泽民生,更在武侯祠从“攻心联”中体悟忠义精神的传承。透过这次溯源之旅,青年们不仅近距离触摸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脉动,更对其深厚的底蕴与生生不息的传承力量有了真切的感悟,进一步厚植了家国情怀。
聚焦生态保护 见证川港情谊
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目睹大熊猫在自然化栖息环境中的惬意萌态,团员们纷纷用手机记录下这些暖心画面。据介绍,该基地的部分基础设施由香港特区政府援建,是川港携手生态保护的典范。团员陈先生感慨道:“得知这里有香港的援建力量,瞬间感觉两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据悉,本次活动得到四川省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四川省委统战部、省政协港澳台侨委、港澳办、国资委等联合为团员一行召开“欢迎仪式暨座谈交流会”。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副总裁曾燊典、香港立法会商界(第三)议员严刚、中企协会四川分会会长孙天东、中企协会人力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马福军、中企协会青年委员会主席郭端祥及四川省港区政协委员卢晓枫等随团领导及全体团员共同出席活动。
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副总裁曾燊典指出,“I SEE I KNOW”香港青年认证祖国系列活动,为香港青年搭建了沉浸式感知国家发展的平台。此次四川行通过实地参访,让青年亲身了解四川在科技、文化、生态等领域的成就,有效增强了国家认同感。期待团员们返港后积极分享见闻,担当沟通使者,向香港社会讲好国家故事,帮助更多香港青年更好地认知祖国、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立法会商界(第三)议员严刚表示,香港与四川的情谊跨越山海,历久弥新。从抗战时期的并肩奋战,到汶川震后的援建担当,再到大熊猫联结的亲情纽带,都印证了两地人民心手相连。当前国家迈向复兴,四川在科技、基建等领域成就斐然,为香港青年提供了融入国家大局的宝贵机遇。期待两地青年珍惜时代机缘,携手成为川港合作的推动者、国家故事的传播者,以智慧与热情共同谱写发展新篇章。
香港中企协会四川分会会长孙天东表示,香港青年兼具国际视野与专业能力,是连接香港与内地天然的“纽带”。此次四川行为青年们提供了深度感知内地发展现状的宝贵机会,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在中企工作的港籍青年,将这种独特优势转化为实际动力,成长为推动两地产业协同与创新合作的坚实力量。
为期四天的四川参访活动圆满结束,为香港青年员工带来了一场内容充实、印象深刻的体验。行程涵盖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基础设施与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不仅拓宽了团员视野,更深化了对国家发展的认知。活动结束后,多位港青员工表示将把此行见闻分享给亲友同事。此次交流播下了合作的种子,有望转化为推动川港合作的新动能,助力更多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谱融合发展新篇章。
“I SEE I KNOW”香港青年认知祖国系列活动,由香港中企协自2017年起发起,旨在组织香港青年前往内地各省市进行实地考察,增强香港青年的国家意识、香港情怀和担当精神,让青年们亲身体验内地的发展变革,并深化对国家历史的了解。此次四川行活动,由香港中企协会主办,香港中企协会四川分会、中国四川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