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桦加沙”减弱为强台风级 广东严阵以待保平安!
创始人
2025-09-24 20:04:30
0

桦加沙减弱为强台风级

  【桦加沙减弱为强台风级】2025年9月24日,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在逼近广东沿海的过程中强度持续减弱,但这场被称为“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最强台风”的狂风巨浪,依然让珠三角地区陷入高度戒备。从珠海情侣路被吹倒的棕榈树,到湛江市区全面启动的“五停”措施,这场台风用最暴烈的方式,向人类展示了自然力量的不可预测性。

  根据中央气象台9月24日14时最新观测,“桦加沙”已由超强台风级减弱为强台风级,中心位于广东省阳江市东偏南方向约75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48米/秒)。尽管强度下降,但其风圈半径仍覆盖350公里范围,广东中西部沿海地区依然面临10-13级阵风、局部14-15级狂风的威胁。

  “桦加沙”的路径充满戏剧性。9月21日8时,它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后迅速增强,24小时内完成从热带风暴到超强台风的“三级跳”,成为今年西北太平洋最强台风。原预测其将直扑珠三角,却在登陆前48小时突然北抬,转向阳江至湛江一带沿海。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指出:“副热带高压东退和冷空气南下,是导致台风路径偏西的关键因素。”

  9月24日上午10时许,珠海情侣路某酒店8楼发生惊险一幕:一栋相邻建筑顶楼的铁皮被14级狂风撕扯而起,在空中翻滚数圈后,如炮弹般砸向酒店外窗。监控视频显示,铁皮以45度角撞击钢化玻璃,瞬间形成蛛网状裂纹,紧接着整块玻璃爆裂脱落,碎渣如冰雹般倾泻而下。楼下5辆轿车被砸得面目全非,引擎盖凹陷、挡风玻璃粉碎。

  “当时我躺在床上刷手机,突然听到‘轰’的一声巨响,整个房间都在震动!”来自广州的旅客陈先生心有余悸地回忆。他的房间正对事发窗户,床头的玻璃碎片至今仍嵌在墙缝里。酒店大堂内,数十名旅客围在服务台前要求退房,部分人情绪激动地与工作人员争执:“这样的房子谁敢住?必须全额退款!”

  面对“桦加沙”的威胁,广东省于9月23日10时启动防风Ⅰ级应急响应,这是继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后,广东再次启动最高级别防御措施。截至23日22时,全省已转移危险区域人员189.1万人,3.8万名消防救援人员、5700余台消防车、1174艘救援舟艇进入临战状态。

  在湛江市区,9月24日13时起全面停工,15时启动停产、停运、停业措施。街头巷尾,商铺用木板钉死门窗,行道树被修剪得只剩主干,就连55岁的大象“阿花”也被转移至室内避风——这头生活在某动物园的亚洲象,因场馆缺乏内舍引发网友热议。

  当广东严阵以待时,台风“桦加沙”已先在台湾省造成惨重伤亡。截至9月24日上午,台湾卫生福利部门通报,台风已导致14人死亡、34人受伤、124人失联。遇难者多为居住在市区一楼的年长者,洪水来袭时来不及逃生。

  在台南市,72岁的独居老人林阿婆被发现在家中溺亡。邻居回忆:“台风夜雨太大,水一下子就漫到腰部,她根本来不及转移。”目前,台湾各地搜救团队仍在废墟中寻找失联者,但持续暴雨和道路中断让救援工作举步维艰。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海平解释,“桦加沙”的强度与秋季特殊的海洋环境密切相关:“进入9月后,南海表层水温仍维持在28-30℃,为台风提供了充足能量;同时,垂直风切变减弱,有利于台风维持对称结构;再加上西南季风持续输送水汽,导致‘桦加沙’个头大、强度强、大风极端性强。”

  更令人担忧的是,“桦加沙”影响期间正值天文大潮,广东沿海出现4-7米的巨浪到狂浪。在珠海情侣路,海水倒灌导致部分路段积水达1.5米,停放在路边的轿车被淹没至车顶。澳门气象局甚至发出黑色风暴潮警告,提醒低洼地区居民紧急撤离。

  尽管广东各级政府已采取最严格的防御措施,但台风仍暴露出诸多安全隐患。在珠海事发酒店,记者发现相邻建筑的铁皮屋顶仅用几根铁丝固定,远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0.6米螺栓间距;在广州某小区,顶楼太阳能热水器支架已锈蚀断裂,仅靠塑料绳悬挂在屋顶;在深圳街头,仍有部分市民冒险外出,被狂风吹得踉跄倒地。

  “台风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与天灾的叠加。”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建云指出,“只有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到公众教育形成完整防御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他呼吁,政府应加强对建筑附属设施的安全监管,同时通过社区演练、媒体宣传等方式,提升全民防灾意识。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测,“桦加沙”将于9月24日傍晚到夜间在广东阳江到湛江一带沿海登陆,登陆后将穿过雷州半岛进入北部湾,之后向西偏南方向移动,趋向越南北部。受其影响,9月24日至26日,广东大部、广西中南部、海南岛北部等地将出现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局地降雨量可达350毫米。

  “台风登陆不等于危险解除。”王海平提醒,“桦加沙”进入内陆后仍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公众需持续关注预警信息,避免前往山区、河道等危险区域。

  当“桦加沙”的狂风掠过珠三角,我们再次看到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坚韧。从政府紧急转移百万群众,到消防员逆风而行抢险救援;从酒店旅客的惊恐尖叫,到网友对防灾设施的激烈讨论——这场台风不仅是一场气象灾难,更是一面映照社会治理能力的镜子。

  面对越来越极端的天气事件,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更精准的预报技术、更坚固的防洪堤坝,更需要每个人心中那根绷紧的“安全弦”。因为,守护家园的从来不是钢筋水泥,而是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