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局部进10级风圈 170斤记者站不住
【广东局部进10级风圈 170斤记者站不住】2025年9月24日上午,广东珠海、阳江等地正式进入超强台风“桦加沙”的10级风圈,南部沿海部分区域甚至进入12级风圈。台风红色预警与暴雨橙色预警高悬,狂风裹挟暴雨席卷海岸,170斤的记者在珠海情侣路海边直播时,被强风吹得踉跄,直呼“站不住”!这场被网友称为“今年最强台风”的“桦加沙”,正以16级风力直扑广东沿海,中心距离珠海仅100公里,最强风雨即将来袭!
“风太大了!我170斤都站不住!”24日上午10时,珠海情侣路海边,一名体重170斤的记者手持话筒,试图在狂风中站稳,但身体仍被吹得左右摇晃,最终不得不抓住路边的告示牌才能勉强维持平衡。他身后的海浪高达数米,不断拍打着岸边的护栏,溅起的水花将镜头打湿。与此同时,另一名体重130斤的记者在户外播报时,眼镜被强风瞬间吹落,只能眯着眼睛拉紧告示牌。
现场画面显示,珠海情侣路的树木被吹得东倒西歪,树叶和断枝散落一地,共享单车成排倒下,部分广告牌被吹得摇摇欲坠。大万山岛海边的码头已被海水吞噬,上午9时左右,海水开始倒灌,小区前的道路被淹没,未及时挪走的汽车轮胎完全浸在水中,水位直逼小区岗亭。有居民拍摄的视频中,一名男子试图在积水中推行电动车,但刚走出几步就被浪头打翻,电动车瞬间被冲走。“这哪是台风?简直是‘水龙卷’!”网友评论道。
根据中央气象台9月24日11时的最新消息,“桦加沙”中心风力仍维持在16级,位于珠海偏南方向约100公里的南海北部海域,正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预计将于24日下午到晚上在广东台山到湛江一带沿海登陆。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分析:“‘桦加沙’路径贴着海岸线移动,可能多次登陆,防御难度极大。目前珠海、阳江已进入10级风圈,南部沿海部分区域进入12级风圈,但最强风雨尚未到来,下午至夜间风力可能进一步增强。”
数据显示,截至24日11时,广东阳江东南约210公里的海域风力已达16级,山外西海滩的涌浪翻腾,岸边护栏被浪花覆盖。在台风预计登陆点附近,南都N视频记者拍摄的画面中,海浪如墙般扑向岸边,将沙滩上的遮阳伞、躺椅卷入海中。“这比2018年的‘山竹’更猛!”一位在珠海生活了20年的居民表示,“‘山竹’来时,我还能在阳台上看海,现在连门都不敢开。”
面对“桦加沙”的威胁,广东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截至9月23日17时30分,全省应转移135万人,已转移104万人,广州、深圳、珠海等11市实行“五停”(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在珠海,机场工作人员用胶带在飞机机身缠出“米”字形,用地锚固定轮胎,防止设备被吹走;深圳电网对低洼地区电箱进行防水封装,并启用智能巡检机器人排查隐患;湛江的渔民将渔船开进内河避风,并用绳索固定船体。
科技力量成为本次防御的核心支撑。腾讯云提供实时台风路径模拟系统,可精准预测台风登陆点及影响范围;华为的5G基站配备抗风设计,确保极端天气下通信不断;大疆无人机在台风登陆前对沿海基础设施进行航拍评估,为救援提供数据支持。“科技防风比以往更高效,但人的警惕性仍是第一道防线。”广东省应急管理厅负责人强调,本次防御中,广东吸取2018年“山竹”经验,将预警时间延长至36小时,为人员转移争取更多时间。
“桦加沙”的破坏力在台湾已现端倪。9月23日,花莲马太鞍溪堰塞湖因持续暴雨溢堤,1540万吨洪水在30分钟内冲垮堤坝,淹没街道、吞没房屋。监控画面显示,一辆执行救援任务的16吨军车在洪水中被卷走,撞倒路牌后消失在浊浪中。同一街道上,一名穿橘色雨衣的女子死死抱住市场铁柱,身体在浪中摇晃;另一名女子出门查看车辆,转身已是齐腰深水,只能爬到石墩上举着手机求救。“她们不是新闻里的数字,是我们每一个可能的倒影!”网友的评论引发共鸣。
气象专家指出,洪水冲击力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当流速达每秒8米时,16吨的军车也会被轻易掀翻。“人类总以为能征服自然,但‘桦加沙’告诉我们,在极端天气面前,任何侥幸都可能付出代价。”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呼吁,公众需提升防灾意识:“别等水漫进客厅才搬家电,别等警报响了还想着‘再收一件衣服’。往高处跑,越快越好!”
从170斤记者被吹得站不稳的惊魂一刻,到台湾16吨军车被洪水卷走的震撼画面;从广东104万人大转移的紧张有序,到珠海机场“拴飞机”的硬核防御,中国人用行动证明: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既有敬畏之心,亦有抗争之志。当“桦加沙”的狂风渐渐平息,那些被吹倒的树木、被淹没的街道、被挽救的生命,终将成为我们铭记的教训与前进的力量。
愿每一个在台风中奔波的身影都平安归来,愿每一座在风雨中坚守的城市都迎来彩虹。记住:风来时,不低头;但人活着,就要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