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9月24日电 题:专家析强台“桦加沙”:台地形致暴雨 港避开最强风力
香港中通社记者 徐嘉仪
超强台风“桦加沙”24日下午远离香港,但此次台风在多地引发的灾情,再次引发社会对极端天气的关注。
受“桦加沙”带来的狂风暴雨影响,在香港,截至下午3时,82名市民在风暴期间受伤。而在台湾地区,花莲一堰塞溢流,洪水冲断连接溪流对岸的大桥,多处民宅遭洪水淹没。据官方通报,“桦加沙”造成花莲14人死亡,34人受伤,129人失踪。
从路径来看,台风并没有直击台湾地区,其距离亦没有在香港时近,为何灾情更严重?
香港天文台前台长岑智明接受香港中通社访问时分析,是台湾地区的特殊地形所致,因有中央山脉,地势陡峭,而“桦加沙”外围环流规模庞大,持续将水气从海洋带到中央山脉,带来强降雨。
“香港可以说是很幸运,没有受到最强劲的风力影响,台风亦较预测距离稍远。”岑智明指出,“桦加沙”最接近香港的距离约为120公里,相比2018年的台风“山竹”(100公里)以及2017年的“天鸽”(60公里),影响较小。
此外,“桦加沙”完成过眼壁置换。岑智明说,眼壁置换后,台风的强度和风力会因周期发展产生变化,时大时小,而“桦加沙”进入南海后已稍微减弱,掠过港澳时,恰巧是风力较轻的时候,香港此次应对台风的准备也相当充分。
综观今年,香港已经历多个极端天气,香港天文台五次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创一年内最多黑雨警告纪录。翻查资料,“桦加沙”是继7月10日台风“韦帕”之后,天文台今年第二次发出十号飓风信号,也是自1964年之后,近一个甲子(60年)再出现一年内两度发出十号风球。
极端天气为何突然频繁?岑智明解释,暴雨与气候变化直接相关,包括温度上升、水气变高,降雨量有所增加。“这也是令台风比起以往,更容易增强的其中一个间接因素,但是否吹袭香港,则是随机的。”
中央气象台预计,“桦加沙”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24日傍晚到夜间在广东阳江到湛江一带沿海登陆,登陆后穿过雷州半岛进入北部湾,之后向西偏南方向移动,趋向越南北部,强度逐渐减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