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两架客机因桦加沙遇险 先后遭遇极端颠簸,仿佛空中“过山车”!
创始人
2025-09-24 17:04:49
0

台湾两架客机因桦加沙遇险

  【台湾两架客机因桦加沙遇险】9月22日,超强台风“桦加沙”的外围环流裹挟着狂风暴雨席卷台湾东部、北部及南部沿海区域,中心风力达17级,瞬时风速突破60米/秒。在这场自然力量的肆虐中,台湾航空业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长荣航空BR115航班与金门机场一架小型客机先后遭遇极端颠簸,机上乘客与机组人员命悬一线。根据航班实时数据,BR115在飞越屏东恒春半岛上空时,垂直风切变从每秒5米骤增至22米,相当于飞机在1秒内被抛离原定航线20米。机舱内,未系安全带的乘客被甩离座位,空乘人员抓住餐车勉强维持平衡,氧气面罩在剧烈晃动中脱落。一名旅客拍摄的现场视频显示,机舱顶部的行李架被甩开,矿泉水瓶在空中乱飞,婴儿的哭声与乘客的尖叫声交织成一片。

  “飞机突然像被巨手猛甩,行李架砰砰炸开,热水壶砸在过道,整排座椅剧烈摇晃!”回忆起22日14时30分的惊魂时刻,搭乘长荣航空BR115航班的旅客张女士仍心有余悸。这架从台北飞往高雄的空客A321客机,在进入台风外围环流核心区时,遭遇了气象史上罕见的“晴空湍流”。

  “我们立即启动紧急颠簸处置程序,机长通过广播要求全员返回座位并系紧安全带。”长荣航空安全总监陈启明透露,该航班最终提前20分钟降落高雄小港机场,经检查发现,机尾部分蒙皮因剧烈震动出现0.3毫米形变,所幸未影响飞行安全。台湾民航主管部门已对该事件展开调查,重点核查机组是否及时获取气象预警信息。

  几乎在同一时段,金门尚义机场上演了一场更惊险的“空中芭蕾”。22日15时15分,一架载有47人的ATR-72支线客机在第三次尝试降落时,遭遇突发的阵风锋面。根据机场塔台雷达记录,当时侧风风速从18米/秒骤增至35米/秒,远超该机型25米/秒的适航标准。

  “机身突然向右倾斜45度,我能清晰看到机翼尖端距离跑道只有半米!”副驾驶林志鸿回忆道。在千钧一发之际,机长陈建民果断执行“复飞”程序,猛拉操纵杆使飞机以15度仰角急速爬升。监控画面显示,飞机在离地仅3米处擦着跑道边缘掠过,机翼下方迸发的火花照亮了漆黑的跑道。

  这架原定飞往台北的航班被迫备降澎湖马公机场。经检查,飞机右翼尖小翼出现3厘米裂痕,跑道灯被刮落12盏。“这是典型的‘微下击暴流’现象。”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周明儒分析,台风外围环流与地形相互作用,容易在机场周边形成突发的下沉气流,“这种风场的时空尺度仅有几百米,现有气象雷达难以精准捕捉”。

  两起航空险情暴露出台风防御体系的薄弱环节。台湾交通部门紧急宣布,22日18时起,全岛所有民用机场取消进出港航班,直至23日中午风力减弱。台北松山机场地勤人员王先生透露,他们用3000个沙袋加固登机廊桥,并启用新型防风锁将飞机固定在地锚上,“每架客机需要12名地勤耗时40分钟才能完成系留”。

  在航空管制的同时,台湾各地展开史上最大规模的转移行动。截至22日20时,高雄市已疏散沿海低洼地区居民12.3万人,台中市开放872个避难所,储备了300万瓶矿泉水与50万份即食餐。台东县成功镇渔民陈阿公含泪割断陪伴自己20年的渔网:“政府说这次台风比‘莫兰蒂’还猛,保命要紧啊!”

  面对超强台风的挑战,科技力量成为守护生命的关键防线。台湾气象部门首次启用“风云四号”B星每分钟更新的高频观测数据,精准预测出台风眼壁将于22日17时掠过恒春半岛。中央大学研发的“台风涡旋识别系统”成功预警金门机场的突发阵风,为航班备降争取了12分钟宝贵时间。

  在军事领域,台湾空军出动3架RF-16侦察机,冒险穿越台风眼壁获取核心区气象数据。拍摄到的画面显示,“桦加沙”的风眼直径达80公里,相当于整个台北市面积的3倍,眼壁云墙高度突破18公里,创下西北太平洋台风观测新纪录。

  在这场与台风的生死竞速中,无数普通人用行动诠释了人性光辉。台南市消防员陈志豪在转移独居老人时,发现对方因瘫痪无法移动,他毫不犹豫地背起老人徒步3公里前往避难所,途中被倒下的电线杆砸伤手臂仍不肯放下;花莲县民宿老板周美玲将15间客房免费开放给滞留游客:“台风天,我们就是一家人的。”

  更令人动容的是,当BR115航班在高雄机场停稳后,20名乘客自发组成志愿者队伍,协助分发毛毯与热食。“经历过生死,才懂得互助的意义。”旅客林先生的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随着“桦加沙”逐渐远离,台湾社会开始深刻反思防灾体系的短板。气象专家指出,现有台风预警仍存在30-60分钟的“盲区”,亟需部署更多相控阵雷达与微型气象站。航空界则呼吁建立“台风天气飞行安全数据库”,将极端天气下的操作经验转化为标准化流程。“每一次灾难都是改进的契机。”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在23日的防灾会议上强调,将投入200亿新台币升级基础设施,包括为所有沿海机场加装风洞模拟训练系统、在客机上普及湍流预警装置等。当夜幕降临,金门机场的跑道灯重新亮起,修复一新的ATR-72客机缓缓滑向跑道。这架承载着生死记忆的飞机,将带着全岛人民的坚韧与希望,再次冲向云霄。而“桦加沙”留下的伤痕与教训,终将化作守护生命的坚固盾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