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委书记:决战就在眼前
【广东省委书记:决战就在眼前】2025年9月24日,超强台风“桦加沙”正以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强度直扑广东沿海,中心风力达17级以上,七级风圈半径覆盖550公里,云顶高度突破18公里,堪称近年来罕见的巨型台风。面对这场“自然界的终极考验”,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省委应急指挥中心紧急召开视频会议,以“决战就在眼前”的紧迫感,全面部署防御工作,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求全省“以战斗姿态筑牢安全防线”。
“桦加沙”的威力不容小觑。据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台风将于24日下午至夜间在珠海至徐闻一带沿海登陆,其带来的狂风暴雨可能引发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滑坡、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广东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指出:“台风眼壁厚度超20公里,风眼内部平静与外围狂暴形成极端反差,预测难度极大。”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广东全省迅速进入“战时状态”。省气象局、省水文局、自然资源部南海局等部门实时更新台风路径和风雨浪潮数据,为防御提供科学支撑;省应急管理厅、省水利厅、省交通运输厅等根据数据动态调整策略,确保精准施策。黄坤明在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防御台风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必须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这是广东防御台风的铁律。在珠海香洲区,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敲门,确保低洼地区居民全部撤离;在湛江徐闻县,渔民们在政府组织下,将上千艘渔船拖回港内加固,人员全部上岸;在深圳大鹏新区,景区关闭、民宿停业,游客被有序疏散至安全地带……每一处细节都体现着“生命至上”的理念。
“台风无情,人有情。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每一位群众都安全。”黄坤明在连线各地市时动情地说。他特别叮嘱基层干部,要关注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确保他们得到妥善安置。在阳江海陵岛,镇党委书记带领干部逐一排查渔船锚固情况;在茂名电白区,党员突击队连夜加固广告牌、玻璃幕墙等易倒伏设施;在广州南沙区,党员干部冒雨巡查堤坝,确保行洪安全……“关键时刻,党员就要顶得上!”一位参与防御工作的基层干部说。
在惠州巽寮湾、汕尾金町湾、深圳盐田海鲜市场等地,商户们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众志成城”——租用重型卡车挡在店门前,形成一道道“移动屏障”。一家海鲜餐厅老板李强(化名)算了一笔账:店铺玻璃幕墙维修费超10万元,停业一天损失数万元,而租卡车3天的费用仅1200元。“这笔账,怎么算都值!”他说。
汕尾一家距海岸线仅百米的餐厅,老板林先生提前两天租来12辆重型卡车,每辆车装满沙土增重至十余吨,沿门店外墙排开。“2018年台风‘山竹’时,我的钢架大棚被掀翻,设备损毁损失几十万。这次说什么也要守住!”他坚定地说。深圳盐田市场的商户们则摸索出“三重加固法”:卡车装满沙土增重、车轮下垫三角木楔防滑动、门窗贴“米”字胶带防爆裂。
在这场防御战中,科技力量成为关键支撑。23日下午,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的一架“挑战者605”型定翼机冒险穿越“桦加沙”风眼,成功投放3枚下投式探空仪,实时传回风眼内部的气压、温度、湿度及三维风速数据。这些数据为气象部门构建台风立体模型提供了宝贵依据。“风眼内部的平静与外围的狂暴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极端差异让预测难度倍增。”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解释。
与此同时,广东全省部署了超过1000个自动气象站、200部雷达和3颗气象卫星,形成“地空天”一体化监测网络。省气象台每半小时发布一次台风动态,确保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基层。台风防御不仅是广东一省之事,更需要粤港澳三地的紧密协作。在黄坤明的推动下,三地全面落实三防应急管理合作机制,共享监测预报信息,协同开展抢险救援。香港天文台与广东省气象局建立实时数据交换通道,联合发布台风预警;澳门海事及水务局与珠海海事部门协同调度船舶避风;深圳、香港、澳门的消防、医疗等救援队伍保持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跨区域支援。
防御台风没有旁观者。社区志愿者走进居民家中,帮助检查门窗、清理阳台杂物;企业自发组织员工参与防御工作,确保厂区安全;学校通过线上课程向学生传授避险技能……“每个人都是防御台风的一份子。”黄坤明在会议上呼吁。
在惠州巽寮湾的街头,记者看到重型卡车与海浪隔空对峙,商户们忙碌的身影与狂风形成鲜明对比。一家餐厅的玻璃门上,贴着“台风天,注意安全”的温馨提示;隔壁便利店的货架上,矿泉水、方便面被抢购一空;街角的早餐店虽已停业,但老板仍煮了一锅热粥,免费分发给避险的居民。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台风中的“人间烟火气”。
站在惠州巽寮湾的街头,记者深刻感受到广东人民在灾难面前的团结与坚韧。商户们租重卡、囤物资,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居民们关门窗、备干粮,不是为了恐慌,而是为了不给社会添乱;政府们发预警、调资源,不是为了表现,而是为了践行“人民至上”的承诺。
截至发稿时,“桦加沙”仍在南海北部咆哮,但广东的街头巷尾已充满温暖的力量。从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内陆,广东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众志成城”的力量。愿广东平安!愿所有在风雨中坚守的人们,都能等到雨过天晴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