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俊不禁!广东部分商超被搬空 只有辣椒被剩下 网友:这是广东人的坚持!
创始人
2025-09-23 21:04:58
0

广东部分商超被搬空 只有辣椒被剩下

  【广东部分商超被搬空 只有辣椒被剩下】2025年9月22日,超强台风“桦加沙”直扑广东沿海,全省进入最高级别防御状态。在这场与自然的较量中,深圳、东莞等地商超出现戏剧性一幕:货架上的青菜、肉类、米面粮油被抢购一空,唯独成堆的辣椒无人问津,成为社交媒体热议的“辣椒孤岛”。这场由台风引发的物资储备潮,意外成为透视岭南饮食文化的窗口。

  “青菜没了,肉没了,连泡面都被抢光了,就剩下这些辣椒。”9月22日中午,深圳市福田区某超市内,市民王女士举着手机拍摄空荡荡的货架,画面中红艳艳的辣椒与光秃秃的蔬菜区形成强烈反差。这一幕在广东多地商超同步上演,东莞南城区某超市工作人员坦言:“从早上6点开门到中午12点,绿叶菜和鲜肉补了三次货还是被抢空,但辣椒连一包都没卖出去。”

  这种极端对比背后,是广东人刻在骨子里的饮食偏好。广东省中医院营养科专家指出:“岭南气候湿热,当地人体质易聚湿生热,而辣椒性热,过量食用会加重上火症状。”这种“避辣”传统可追溯至宋代,当时广州已是中国最大对外通商口岸,频繁的海外贸易带来香料,但粤菜始终坚守“清鲜”本味。明代《粤东笔记》记载:“粤人食不嗜辛,惟求本味之真。”这种饮食哲学延续至今,形成“宁可无辣,不可无汤”的独特风貌。

  “建议储备3天应急物资”的预警发布后,广东人开启了一场精准的物资储备行动。9月22日上午8时,深圳宝安区盒马鲜生门店内,推着购物车的市民李先生目标明确:“绿叶菜放两天就蔫,我买了20斤土豆、10斤萝卜,这些能存一周。”他的购物车里,矿泉水、方便面、罐头整齐排列,唯独不见任何辣味食品。

  商超的应对策略同样充满智慧。天虹超市将水产、蔬菜、肉类备货量提升至日常3倍,但特别标注“优先保障耐储存品种”;朴朴超市的线上平台显示,绿叶菜在上午11时售罄后,立即标注“2小时内补货”,同时推出“台风应急套餐”,包含米、面、油、罐头等非辣味食品;沃尔玛则临时调整货架布局,将干货区扩大至平时两倍,方便面、压缩饼干等标品库存充足。

  “这不是恐慌性抢购,而是广东人特有的务实。”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陈明分析,“经历过2018年台风‘山竹’的教训,市民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要能长期保存,要符合口味习惯,要方便快速食用。辣椒既不符合储存需求,也不契合饮食偏好,自然被排除在外。”

  尽管在台风物资战中遭遇“滑铁卢”,辣椒在广东并非完全没有市场。在广州越秀区某菜市场,摊主陈姨的辣椒摊前仍有几位固定客源:“有些年轻人吃火锅、炒田螺会买一点,但每天最多卖两斤,和辣椒大省完全没法比。”她指着隔壁摊位堆积如山的姜蒜说,“这些才是广东人的‘调味品之王’。”

  这种“辣椒边缘化”现象正引发文化层面的讨论。美食博主“粤味老饕”在短视频中调侃:“广东人吃辣就像北方人喝凉茶——偶尔尝试,绝不沉迷。”评论区里,四川网友留言:“来成都,我请你们吃微辣火锅!”广东网友则幽默回应:“那我们回请你们喝二十四味凉茶!”这场跨地域的饮食对话,让“辣椒孤岛”现象演变为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狂欢。

  在这场台风防御战中,广东展现的不仅是高效的物资调度能力,更有对特殊群体的细致关怀。深圳市民政局宣布,全市258家长者饭堂在台风期间正常供餐,为独居老人提供热食配送;东莞市残联组织志愿者为视障人士家庭加固门窗,并储备盲文版应急指南;广州市妇联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帮助市民缓解焦虑情绪。

  “物资保障是基础,人文关怀是灵魂。”广东省应急管理厅负责人表示,“我们要求所有避险场所必须配备无障碍设施,提供粤语、客家话、潮汕话三语服务,确保每位市民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这种“刚柔并济”的防御理念,在社交媒体上收获大量点赞,网友评论:“抢购潮里见理性,台风眼中见温情,这就是我爱广东的理由!”

  随着“桦加沙”步步逼近,广东的防御等级持续提升。截至9月23日12时,全省已转移安置沿海低洼地带及工棚人员52万人,开放室内避险场所8327个,储备应急生活物资价值超15亿元。在这场与自然的博弈中,“辣椒孤岛”现象或许只是个小插曲,但它折射出的文化韧性令人深思。

  “饮食偏好是地域文化的DNA,不会因一场台风改变。”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林文强指出,“但这次事件提醒我们,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传统生活方式正面临新挑战。如何在保留文化特色的同时提升适应能力,是广东乃至全国都需要思考的课题。”

  9月23日18时,深圳正式启动“五停”措施,城市灯光渐次熄灭,但超市的补货车仍在穿梭,社区工作者的敲门声仍在回荡,避险场所的饭香仍在飘散。在这片被辣椒“遗忘”的土地上,广东人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储备足够的物资,守护身边的亲人,然后在风雨中泡一壶陈皮普洱,静待云开雾散。当“桦加沙”最终掠过海岸线,人们收拾残局时会发现:货架上的辣椒依旧鲜艳,而这座城市的韧性,早已在每一次应对挑战中淬炼得更加闪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