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代价浮现!中国订单至今为零 美国豆农感受痛苦
创始人
2025-09-23 18:05:10
0

中国订单至今为零 美国豆农感受痛苦

  【中国订单至今为零 美国豆农感受痛苦】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坐在拖拉机上向特朗普发出紧急呼吁,背后是堆积如山的丰收大豆和濒临绝望的50万豆农。“我们需要市场和机遇,中国市场对我们的生计至关重要!”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近日坐在拖拉机上接受美国广播公司直播采访时,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出这样紧急的呼吁。2025年9月,美国大豆迎来收获季节,产量创下历史新高。然而一个残酷的事实是,迄今为止,中国市场的订购量为零。

  美国中西部农业带正值大豆收获季节,金黄的豆田本该充满丰收的喜悦。但今年,这种喜悦被深深的焦虑所取代。根据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统计,2024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额达128亿美元。然而今年,农户们还未接到来自中国市场的订单。伊利诺伊州、艾奥瓦州、明尼苏达州和印第安纳州等大豆核心产区受影响尤为深重,这些州的大豆产量约占全美总产量的一半。雅虎财经指出,通常到这个季节,美国对华大豆年销量中已有约三分之一完成交易。这意味着当前本应有占美国大豆总产量8%至9%的大豆销往中国,但实际成交量为零。

  “今年是他记忆中最黑暗的一年”。44岁的豆农唐纳代表了许多美国豆农的心声。他家的农场位于阿肯色州东北部,种植棉花、玉米、大豆和花生,这一年对他们来说异常艰难。拉格兰在采访中透露了一个更加严峻的现实:“包括他本人在内的许多农户除农场外就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当你最大的客户突然消失,情况就非常糟糕了”。对于美国农户而言,当前的挑战还包括近年持续的高产丰收,这压低了大宗商品价格。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年大豆产量将创下历史新高,价格较2022年的历史高点下跌约40%。然而生产成本仍接近历史高位。

  “由于关税,美国大豆相对于南美同行来说在价格上处于劣势,比其高出20%,这使美国大豆缺乏竞争力”。拉格兰道出了美国大豆失去中国市场的一个关键原因。贸易商和分析师表示,由于中美贸易谈判陷入停滞导致出口受阻,而南美竞争对手趁机填补市场空缺,美国农户正错失数十亿美元的对华大豆销售额。两位驻亚洲的贸易商透露,中国进口商已预订约740万吨主要来自南美的大豆,用于10月装运,这一数量覆盖了中国10月预计大豆需求量的95%。

  去年同期,中国买家预订了约1200万至1300万吨美国大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本作物年度,中国买家尚未预订任何美国大豆货物。

  美国大豆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018年之前的7年里,美国生产的大豆平均有28% 出口到中国,占同期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60%。在2023至2024市场年度,美国向中国出口近2500万吨大豆,远超向第二大市场欧盟出口的490万吨。大豆是美国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在美国农产品出口中占据核心地位。美国农民每年种植的40多亿蒲式耳大豆中,近四分之一出口到中国。

  去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价值近130亿美元,而20年前这一数字约仅为20亿美元。

  中国早已布局多元化进口渠道。2024年从巴西进口7465万吨,阿根廷410万吨,仅给美国保留2500万吨份额。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自美大豆进口量占其总进口量的20%,较2016年的41%大幅下降。2025年1-7月,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4226万吨,而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总量仅为1657万吨。中国在过去十年中向巴西的仓库、铁路、港口和其他基础设施投入了大量资金,以将更多的巴西农产品运到中国。去年,巴西提供了中国70%的大豆进口量,这一数据是15年前的两倍。

  面对这一危机,美国大豆协会不断向政府施压。拉格兰在8月19日致信特朗普,表示美国大豆种植户正面临“极大的”财务压力。随着收获季迅速到来,美国与中国越晚达成协议,豆农受到的冲击就越严重。拉格兰强调:“大豆的出口是季节性的,销售和物流也需要规划,因此需要立刻采取行动,如果再等几个月,中国市场就会转向明年一月和二月开始收获的巴西大豆”。美国参议院农业拨款委员会主席、北达科他州共和党议员约翰·胡芬表示,他正与参议院农业委员会主席、蒙大拿州共和党议员约翰·布兹曼,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南达科他州共和党议员约翰·图恩,以及美国农业部展开合作,“在特朗普政府推动达成更完善的长期贸易协议的同时,寻找支持本国种植户的方法”。

  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年大豆产量将创下历史新高,价格较2022年的历史高点下跌约40%;玉米价格下跌约50%。与此同时生产成本仍接近历史高位,种一亩亏一亩成为普遍现象。连锁反应已经显现。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银行农业贷款不良率飙到6.2%,为十年最高。部分银行收紧信贷,农村违约上升,农业保险理赔激增,小镇银行开始承压。

  约翰迪尔两个州的工厂裁掉238人,农机需求下滑,这是一个明显的市场信号。中西部多州的农场主已经开始裁员、缩减种植面积,部分农户不得不转向玉米和小麦等低利润作物。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的紧急呼吁回荡在美洲大陆上空:“我们需要中国市场,我们需要的是立即行动,而不是空谈”。

  贸易战没有赢家,但最沉重的代价往往由最普通的劳动者承担。50万美国豆农的困境提醒世界:政治决策必须考量民生与经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