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般!牛弹琴:以色列的最大麻烦来了 站在全世界道义的对立面,“失道寡助”将成未来最大危机!!
创始人
2025-09-23 15:07:25
0

弹琴:以色列的最大麻烦来了

  【牛弹琴:以色列的最大麻烦来了】9月23日消息,知名评论家牛弹琴表示:以色列的最大麻烦来了。今天的以色列,打遍中东无敌手。虽然武力很重要,但比武力更重要的,是道义,是人心向背。以色列如今站到了全世界道义的对立面,其最大的麻烦来了。近几日,外交承认巴勒斯坦国潮。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马耳他等一众西方国家,终于承认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至此,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152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而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只剩美国未承认巴勒斯坦国。第二幕场景:声势浩大的支持巴勒斯坦国游行浪潮席卷欧美。在伦敦、巴黎、罗马、布鲁塞尔、日内瓦等众多欧美城市,民众纷纷走上街头,他们义愤填膺,控诉以色列在相关地区的杀戮行径,齐声高呼,表达对一个自由独立的巴勒斯坦国的坚定支持。就连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慨,公开抨击加沙地区的局势已“恶劣到无法容忍的地步”。他郑重指出,推行两国解决方案是“摆脱这场噩梦的唯一可行出路”。古特雷斯还严正反驳了某些不当观点,强调巴勒斯坦人建立自己的国家“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利,而非某种可以随意给予的奖励”,倘若这一权利无法实现,该地区将“永远与和平无缘”。

  自2023年10月7日巴以新一轮大规模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持续遭受以色列的军事侵害,这片曾经充满生机的土地如今已沦为一片废墟,数万巴勒斯坦人在战火中丧生,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人道主义危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规模空前,且呈现出无差别轰炸的特点。2025年3月18日,以军对加沙地带发动了代号为“力量与剑”的大规模空袭,这是自2025年1月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第一阶段临时停火协议以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的最大规模袭击。此次空袭涉及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城、中部代尔拜拉赫、努赛赖特难民营,以及南部汗尤尼斯、拉法等多地,造成了极其惨重的人员伤亡。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统计,仅3月18日当天,以色列的空袭就导致至少357人死亡,而随着后续救援工作的展开,死亡人数不断攀升。

  此后,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并未停止,反而不断升级。2025年9月15日,以色列军队针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城发起了新一轮大规模军事行动。在这次行动中,以军不仅进行了地面进攻,还实施了夜间空袭,使用了多种火力对加沙城进行猛烈打击。截至9月18日,这次袭击已造成99名平民死亡,近40万巴勒斯坦人被迫撤离家园。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声称此次行动将加速战争结束,但实际却是将加沙地带推向了更加深重的灾难之中。

  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不仅针对哈马斯的军事目标,还对平民区、学校、医院等民用设施进行了频繁袭击。2024年9月11日,以色列军方对加沙地带努赛赖特难民营一所用作避难所的学校实施军事袭击,造成至少18人死亡,伤亡者中包含儿童、妇女及6名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工作人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烈谴责该袭击行为,称其违反国际人道法,强调必须保护平民及民用设施。然而,以色列却以打击哈马斯指挥控制中心为由,为自己的袭击行为进行辩解,全然不顾平民的生命安全。

  牛弹琴表示,第一,对更多巴勒斯坦人的命运的担忧。

  第二,我也为以色列国未来感到担忧。人在做天在看,民族苦难不应成伤害他人的借口。哈马斯杀以色列平民不可接受,以色列起初值得同情。但报复应有限度,6万多巴勒斯坦人(多为妇孺)被杀,这种报复无理且与哈马斯无异。西方多国现站以色列对立面,舆论若发酵,将危及犹太人形象、利益甚至生存,西方反犹主义有惨痛历史教训。

  如今,中国正稳步迈向繁荣发展的新征程,不断实现着令人瞩目的进步与跨越。然而,在世界的另一片土地上,时间却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陷入了无尽的黑暗循环。那里,战火肆虐不休,鲜血不断流淌,死亡如影随形,悲剧一幕幕接连上演,似永无止境。历史的车轮在此处好似陷入了泥沼,周而复始地打着转。一代又一代人,用他们滚烫的鲜血,重复书写着那些令人痛心疾首、似曾相识的悲剧篇章。但须知,这世间自有公道在,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不是恶行不会得到惩处,只是时机尚未成熟罢了。回首历史,犹太民族曾历经的惨痛悲剧,时刻警示着世人。而当下世界,人心向背已然分明,以色列当深刻反思、审慎抉择。

  此时,不禁想起中国古人那振聋发聩的箴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愿这穿越千年的智慧,能为当今世界带来一丝启迪与警醒。

  从国际外交层面来看,一股外交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潮流正悄然兴起。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马耳他等一众西方国家,纷纷改弦更张,承认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一转变意义重大,这些西方国家长期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态度转变反映出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问题的重新审视与立场调整。过去,部分西方国家在巴以问题上态度暧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偏袒以色列,但如今,他们开始正视巴勒斯坦人民的合理诉求,顺应国际道义潮流,这无疑是对以色列的沉重打击,意味着以色列在国际外交舞台上逐渐失去往日的支持与庇护。

  民众层面的力量同样不可小觑。在伦敦、巴黎、罗马、布鲁塞尔、日内瓦等众多欧美城市,支持巴勒斯坦国的游行浪潮此起彼伏。民众走上街头,以和平的方式控诉以色列在巴以冲突中的杀戮行为,表达对自由巴勒斯坦国的坚定支持。民众的声音是国际舆论的重要风向标,这些大规模的游行活动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以色列军事行动的强烈不满,以及对巴勒斯坦人民正义事业的广泛同情。这种民意的汇聚,将进一步推动国际社会对巴以问题的关注和干预,使以色列在国际舆论场上承受巨大压力。

  联合国作为国际事务的重要协调机构,其态度也至关重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毫不留情地抨击加沙局势“无法容忍”,明确指出两国解决方案是“摆脱这场噩梦的唯一出路”。他强调巴勒斯坦人建国“是一种权利,而不是奖励”,没有巴勒斯坦国的建立,该地区将“没有和平”。古特雷斯的表态代表了联合国对巴以问题的官方立场,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和平解决巴以冲突的共同期待。这一立场与以色列在巴以问题上的强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了以色列在国际道义层面的孤立。

  武力或许能在一时占据上风,但道义和人心才是决定长期国际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以色列如今站在了全世界道义的对立面,失去了众多西方国家的外交支持,引发国际民众的广泛抗议,还遭到联合国的严厉批评。这种失道寡助的局面,将使以色列在国际事务中面临诸多阻碍,无论是在争取国际援助、拓展外交空间,还是在推动地区和平进程方面,都将举步维艰。若以色列不能及时调整政策,正视巴勒斯坦人民的合理诉求,积极寻求和平解决方案,那么未来将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其所谓的“中东无敌”形象也将彻底崩塌。国际社会也应以此为契机,加大斡旋力度,推动巴以双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实现地区的长久和平与稳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