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中方回应中美领导人是否在APEC会晤:正在沟通中!
创始人
2025-09-23 09:06:21
0

中方回应中美领导人是否在APEC会晤

  【中方回应中美领导人是否在APEC会晤】2025年9月22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一场关于中美领导人是否将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会晤的提问,成为全球舆论焦点。面对彭博社记者“特朗普总统表示将推动会晤并讨论TikTok协议”的追问,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既保持战略定力,又释放积极信号:“元首外交对中美关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中美两国元首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和交往。关于具体问题,双方正在沟通之中,我目前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

  此次争议的背后,是特朗普政府近期对华外交的密集动作。据多方消息,特朗普计划于10月底赴韩国参加APEC峰会,并多次公开表示希望与中方领导人会晤,试图借此改善因贸易战、科技竞争等议题持续紧张的中美关系。然而,中方始终未对会晤计划作出明确回应,美方内部甚至传出“电话无法接通”的焦虑声音。这种“热脸贴冷屁股”的尴尬局面,折射出中美关系的深层矛盾。

  特朗普政府虽试图通过高层互动转移国内经济、社会问题的压力,但其过去破坏多边合作、单方面加征关税、限制中国科技企业等行为,已严重损害中方信任。正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专家所言:“会晤需要诚意,而非作秀。中方关注的是美方能否将承诺转化为实际行动。”

  郭嘉昆的回应虽简短,却蕴含三层关键信息,彰显中方在复杂国际局势中的战略智慧:

  第一,肯定元首外交价值。 强调“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表明中方始终重视高层互动对管控分歧、拓展合作的意义。回顾历史,2023年旧金山APEC峰会期间,中美元首会晤取得20多项重要成果,包括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恢复两军高层沟通、启动气候行动工作组等。这些成果证明,当双方以平等、尊重态度相待时,即使存在分歧也能找到合作空间。

  第二,坚持“沟通不承诺”原则。 对具体会晤安排“没有信息可提供”,既避免被美方“外交绑架”,又为双方留出谈判空间。这种务实态度与2023年旧金山会晤前中方的表态一脉相承——当时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强调:“通往旧金山不会是一马平川,不能靠‘自动驾驶’。”

  第三,划清TikTok问题红线。 针对美方试图在会晤中捆绑TikTok协议的意图,郭嘉昆重申中方立场:“尊重企业意愿,乐见符合市场规则的商业谈判,但美方需提供开放、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这一表态直接回应了美方以“国家安全”为名打压中国企业的双重标准。2024年,美方曾以“国家安全”为由将136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单方面撕毁旧金山会晤达成的部分共识,导致中美关系再度陷入僵局。

  尽管美方释放积极信号,但会晤能否实现仍取决于三大关键因素:

  第一,美方诚意几何。 特朗普政府需停止在台湾问题、科技制裁、贸易战等核心利益上挑衅中方。例如,美方近期批准对台军售、限制AI芯片对华出口等行为,已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成为会晤的最大障碍。2023年旧金山会晤中,中方曾重点就台湾问题和科技经贸问题阐明严正立场,强调美方应当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

  第二,议程设计合理性。 中方多次强调,会晤应聚焦“增进共识、积累成果”,而非美方单方面设定的议题。2023年旧金山会晤的成功经验表明,只有平衡处理双方关切,才能避免“为会晤而会晤”的形式主义。例如,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双方同意建立政府间对话机制,避免技术竞争滑向“新冷战”;在气候变化领域,重启“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动力。

  第三,第三方因素干扰。 APEC峰会举办地韩国及部分盟友试图“拉偏架”,炒作“中国威胁论”为美方造势。中方需警惕外部势力将峰会政治化,干扰中美对话进程。2024年利马APEC峰会期间,中美两国元首曾围绕在美国政府过渡期推进对话合作、妥善管控分歧进行坦诚沟通,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美方在台湾、南海问题上的挑衅行为,以及在国际地区问题上对中国的抹黑污蔑,仍为会晤蒙上阴影。

  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其关系走向深刻影响世界。当前,全球面临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治理、债务危机等多重挑战,亟需中美展现大国担当。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言:“中美合作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在此背景下,中方的战略定力显得尤为珍贵。不因美方施压而仓促会晤,不因舆论炒作而放弃原则,这种“以我为主”的外交风格,正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体现。2023年旧金山会晤中,中方曾提出“五个共同”为中美关系浇筑五根支柱:中美两个大国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中美是选择加强团结合作,还是挑动阵营对抗,将决定人类前途和地球未来。

  历史早已证明,大国关系的改善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双方在沟通中积累信任,在合作中管控分歧。2025年,中美关系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无论会晤能否实现,中方都将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既不回避矛盾,也不放弃对话。

  正如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所言:“中美领导人是否会在APEC峰会期间会晤,目前仍是未定之数。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会晤能否实现,中方都将坚持原则,既不回避矛盾,也不放弃对话。”当全球目光再次聚焦亚太,我们期待看到的不是一场充满火药味的“对决”,而是一次为世界注入确定性的“握手”。毕竟,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中美关系的稳定,不仅是两国之福,更是世界之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