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士兵看自己与乌士兵肉搏影像落泪 重新经历这些很痛苦,受不了再看一遍!
创始人
2025-09-21 10:02:48
0

俄士兵看自己与乌士兵肉搏影像落泪

  【俄士兵看自己与乌士兵肉搏影像落泪】9月19日,俄罗斯红星电视台节目播出了一段雅库特士兵观看自己与乌士兵肉搏的画面。该士兵看到这些画面时流下了眼泪,最终没能看完视频。该士兵称在那一刻,救他的主要是自我保护的本能,“我只想着怎么活着走出去”。1月,该士兵在顿涅茨克与一名乌军士兵用枪械和匕首肉搏的视频引发大量关注。2月23日,俄总统普京向这名战胜乌军士兵的“雅库特战士”颁发“金星”勋章。 特鲁多夫村这个战前仅有百余居民的乌克兰村庄,因地处苏希亚利河战略要冲,成为俄乌双方争夺的焦点。据战场影像显示,一名乌克兰士兵佩戴的GoPro摄像头记录下全过程:在搜索一座民宅时,藏身暗处的俄军士兵安德烈·格里戈里耶夫突然发动突袭,双方在狭窄空间内展开枪械对射后,迅速陷入白刃战。画面中,身高1.92米的乌军士兵凭借体格优势占据上风,但安德烈展现出西伯利亚猎人的生存本能。他单手握刀连续刺向对方大腿,另一手死死扣住敌人持枪手腕,甚至用牙齿撕咬对方手指。经过6分钟血战,乌军士兵因失血过多倒地,在弥留之际用俄语呢喃:“妈妈,永别了……”这段视频揭示的不仅是军事对抗的残酷,更暴露出战争对人性底线的冲击。当安德烈听到对手临终呼唤母亲时,他停下了补刀的手,最终选择用手雷结束对方痛苦。这个细节与2024年1月曝光的另一段肉搏视频形成呼应——当时另一名俄军士兵在制服对手后,发现对方口袋里的全家福,竟默默为其包扎伤口。

  “我受不了再看一遍。”面对镜头,安德烈哽咽着说出这句话。这位来自雅库特共和国的士兵,其战斗视频曾在2025年1月引发全球关注,更在2月23日“祖国保卫者日”当天,从普京手中接过象征最高荣誉的“金星”勋章。然而,当红星电视台要求他重温战斗画面时,勋章上的金色麦穗在聚光灯下显得格外刺眼。

  神经科学专家指出,这类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在参战人员中发病率高达32%。安德烈的情况尤为典型:他在搏斗中展现出的超常体能,实则是肾上腺素激增引发的“战或逃”本能;而事后反复出现的噩梦、易怒和社交回避,都是大脑对极端暴力经历的自我保护机制。更令人揪心的是,当他看到自己挥刀刺向同胞的影像时,前额叶皮层(负责理性决策的区域)出现明显抑制,而杏仁核(恐惧中枢)则过度活跃。

  这场悲剧最令人心碎的,莫过于交战双方共享着相似的文化基因。视频中两名士兵的俄语对白,将时光拉回至三十年前——他们曾同属苏联大家庭,在同一片蓝天下观看《战争与和平》,在同一种教育体系中学习普希金的诗歌。如今,顿涅茨克的焦土上,雅库特人的萨满鼓声与乌克兰人的班杜拉琴音,都被炮火撕碎成绝望的哀鸣。

  历史学家统计,自2022年冲突爆发以来,双方已消耗超过2000万吨弹药,相当于把整个基辅市埋进地下十米。但比物理破坏更触目惊心的,是社会结构的崩塌:乌克兰已有430万儿童出现心理障碍,俄罗斯则有170万退伍军人面临就业歧视。当安德烈在镜头前说“我们本该是兄弟”时,这句话不仅是个体的忏悔,更是一个文明对自我撕裂的控诉。

  在库尔斯克地区,类似的悲剧仍在持续。2025年8月,俄方披露该地区突袭事件涉及多国雇佣兵,其中波兰籍武装分子占据先锋角色。这种外部势力的介入,使得斯拉夫民族的内战逐渐演变为大国博弈的代理人战场。但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性的微光仍未彻底熄灭:2024年11月,顿涅茨克前线,一名受伤的乌军士兵被俄军无人机发现,对方没有发动攻击,而是投下医疗包;2025年3月,哈尔科夫战场,双方士兵自发形成“圣诞休战”,交换香烟和巧克力;2025年6月,马里乌波尔废墟中,俄乌医护人员共同救治平民,他们制服上的国旗徽章在阳光下泛着相同的光泽。

  这些瞬间印证了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论断:“在最黑暗的时代,我们也有权期待某种启明。”当安德烈最终选择尊重对手遗愿时,他不仅拯救了一个濒死的灵魂,更为整个战争机器按下了暂停键。

  站在2025年的秋天回望,这场持续1000余天的冲突已造成超90万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突破2.3万亿美元。但比数字更震撼的,是每个个体在战争机器中的异化过程:曾经的教师拿起狙击枪,农夫变成炸弹制造者,诗人成为无人机操作员。当安德烈在训练场教新兵使用匕首时,他总会强调:“刀刃向外,永远不要指向自己的灵魂。”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最新声明中警告:“当战争成为解决问题的默认选项,人类就退化成了达尔文笔下的低等生物。”从特鲁多夫村的废墟到库尔斯克的战壕,从雅库特的雪原到第聂伯河的入海口,无数个“安德烈”正在用鲜血书写同一个真理:真正的胜利不在于消灭敌人,而在于守护人性中永不熄灭的温暖火种。

  此刻,当红星电视台的镜头拉远,安德烈孤独的背影渐渐模糊在暮色中。他胸前晃动的“金星”勋章与眼角未干的泪痕,共同构成这个时代最深刻的隐喻——在核按钮触手可及的今天,人类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记住:我们既是加害者,也是幸存者;既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未来的托付人。唯有让和平的阳光穿透战争的阴霾,才能避免更多“安德烈”在回看影像时,被记忆的利刃再次刺穿心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