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炸弹拆除工作基本完成
【香港炸弹拆除工作基本完成】2025年9月20日11时48分,香港北角鲗鱼涌滨海街工地传来一声微弱的闷响——这标志着香港警方爆炸品处理课(EOD)历经12小时的生死博弈,成功拆除一枚重达453公斤的二战时期美军“ANM65”空投炸弹。这枚仍保留完整引信、内含227公斤高性能TNT炸药的“战争幽灵”,在距离居民区仅百米的位置被安全销毁,6000名紧急疏散的市民终于得以重返家园。
9月19日13时,滨海街16号至22号工地内,一台挖掘机突然撞上硬物。工人俯身查看,发现一个锈迹斑斑的圆柱形金属物体,弹身刻有模糊的“US ARMY”字样。施工方立即报警,香港警方爆炸品处理课与消防处迅速封锁现场,拉起半径200米的警戒线。
“这是典型的二战美军ANM65型空投炸弹。”高级炸弹处理主任李展超在现场向媒体介绍。该型号炸弹全长约1.5米,直径0.5米,曾是盟军轰炸日军占领区的主力武器。经检测,这枚炸弹外壳虽锈蚀严重,但前置引信与尾部引信均完好无损,内部227公斤TNT炸药仍保持高效能。“其威力相当于4000枚手雷同时爆炸,若引爆,半径200米内的建筑将夷为平地。”李展超的描述让在场所有人倒吸冷气。
20日凌晨2时,拆弹行动正式启动。10名EOD成员身着70公斤重的防爆服,在暴雨中展开作业。由于炸弹深埋地下1.5米,且紧邻地铁隧道,无法整体转移,团队决定采用“现场分解销毁”方案:先用液压钳锯开弹体外壳,再通过燃烧方式逐步销毁炸药。
“这是最危险也最考验技术的方案。”李展超解释,若操作失误引发殉爆,冲击波足以掀翻现场所有防护设备。为控制温度,团队在炸弹周围堆砌了3吨沙包与水袋,并架设6台高压水炮实时降温。凌晨4时17分,当第一道火花溅落在TNT炸药表面时,现场所有人屏住了呼吸——烈焰升腾的瞬间,监控仪显示温度飙升至280℃,但沙包阵成功将热浪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最惊险的是处理前置引信。”参与行动的EOD队员陈志强回忆。该引信因年代久远已与弹体粘连,需用激光切割器精准分离。“每切割一毫米都要停顿30秒观察反应,整个过程像在心脏上做手术。”上午11时48分,随着最后一克炸药化为青烟,现场爆发出热烈掌声——这场持续12小时的生死博弈,终于以零伤亡、零事故画上句号。
这并非香港首次直面“战争幽灵”。据警方记录,自1972年EOD成立以来,已处理各类战时遗留爆炸物超200起,其中仅ANM65型炸弹就发现过8枚。2018年,港铁沙中线工地曾挖出同型号炸弹,EOD团队在30小时内疏散上万市民,创下香港安全撤离纪录。
“我们的信条是‘一人一弹,使命必达’。”EOD高级督察王伟明说。这支由12名精英组成的团队,选拔堪称严苛:投考者需先在警队服役5年以上,通过8周集训后,40人中仅2人能进入EOD;随后还需赴英国皇家陆军拆弹学校深造,掌握上千种爆炸物处理技术。“培养一名合格拆弹专家,至少需要10年。”王伟明透露,团队装备包括5台价值千万港元的排爆机器人,但关键时刻仍需人工上阵,“因为机器无法替代人对危险的直觉判断”。
“就像坐了一趟过山车。”家住鲗鱼涌的李太太描述这惊魂24小时。19日中午,她接到警方通知需紧急撤离时,怀里还抱着1岁的孙子。“当时整个街区都在震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随后,警方协调社区中心开放临时庇护所,提供热食与心理辅导。20日中午,当李太太重返家门时,发现地板上留着警方写的便签:“您的家已安全,请安心休息。”
“这次行动展现了香港警队的专业与担当。”香港立法会议员田北辰评价。他透露,特区政府已拨款5000万港元升级EOD装备,并计划在全港开展战时遗留爆炸物科普教育。“但最该致敬的,是那些用血肉之躯直面危险的拆弹专家。”田北辰说。
这枚炸弹的现身,再次揭开香港被日军占领的伤疤。1941年至1945年间,香港承受了超过1.5万次空袭,大量未爆炸弹深埋地下。据港府2020年报告,全港仍埋藏约1800枚战时遗留爆炸物,主要集中在港岛北岸与九龙半岛。
“每一枚炸弹都是历史的证人。”香港历史学者吴志华指出,此次发现的ANM65炸弹,很可能是1945年美军轰炸日军军火库时的遗留物。“它们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吴志华说,香港警队拆除的不仅是炸弹,更是战争的阴影,“这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安宁。”
随着城市开发深入,拆弹任务愈发艰巨。EOD团队透露,近年发现的爆炸物多埋于地铁隧道、海底隧道等复杂环境,传统处理方式面临挑战。为此,警方正研发新型水下排爆机器人,并引入AI图像识别技术辅助定位炸弹。
“但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拆弹的核心始终是人。”李展超强调。在EOD训练场上,新队员们正在模拟爆炸物前反复练习切割动作。他们的身后,一块石碑上镌刻着团队格言:“以生命守护生命,用专业化解危机。”这或许是对“城市守护者”最贴切的注解。
当20日的阳光洒在鲗鱼涌街头,孩子们重新在公园嬉戏,老人们坐在茶餐厅悠闲地喝早茶。这枚沉睡80年的炸弹,最终没有成为破坏和平的凶器,而是化作一面镜子,映照出香港警队的专业、市民的坚韧,以及一座城市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许。正如市民在社交媒体上的留言:“感谢你们,让香港的每一寸土地都安全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