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特朗普再次下令美军炸毁“运毒船” 美委矛盾再次升级!
创始人
2025-09-20 18:04:30
0

特朗普再次下令美军炸毁“运毒船”

  【特朗普再次下令美军炸毁“运毒船”】2025年9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美军当天在国际水域对一艘据称来自委内瑞拉的“运毒船”发动攻击,船上3名男子当场死亡。这一消息如同一枚重磅炸弹,瞬间引爆国际舆论场。这已是本月内美军第二次对所谓“委内瑞拉运毒船”采取致命军事行动,而委内瑞拉政府坚决否认指控,称这是美国为“窃取油气资源”编造的谎言。一场围绕主权、毒品与霸权的激烈博弈,正在加勒比海上演。

  “来自委内瑞拉、已确认身份的毒品恐怖分子正在国际水域把毒品运往美国!”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声明充满火药味。他同步发布了一段视频:一艘不明船只在海上突然爆炸,几秒钟内被巨大火球吞噬。特朗普声称,船上载有大量可卡因和芬太尼,并炫耀“美军没有人员伤亡”。

  然而,这段“铁证”视频却漏洞百出。画面中既未显示毒品实物,也未标注袭击具体位置。更蹊跷的是,多家美媒援引知情人士透露,该船在美军开火前已掉头驶向岸边,五角大楼至今未能提供确凿证据证明船上载有毒品,甚至无法确认其目的地。

  “这就像在说‘我怀疑你有罪,所以直接枪毙’。”拉丁美洲安全问题专家亚当·伊萨克森尖锐批评,“警察不会因为怀疑某人携带毒品,就在他逃跑时直接开枪。”

  这并非特朗普首次对委内瑞拉“亮剑”。9月2日,他曾宣称美军在加勒比海击沉一艘“运毒船”,击毙11名“黑帮团伙成员”。但委内瑞拉内政部长卡韦略随即反击,称美军袭击的是普通渔船,遇难者是平民,“这是对11条生命的谋杀!”

  面对指控,美国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据美媒报道,特朗普已下令在波多黎各部署10架F-35战机,并在委内瑞拉附近加勒比海域集结多艘军舰。9月16日,他更在白宫外炫耀:“我们实际上击落了3艘船,不是两艘!”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则怒斥美国“发动全面侵略”。“他们用导弹威胁我们,用炸弹恐吓我们,现在又编造涉毒谎言!”马杜罗在9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真实目的是“颠覆政权、扶持傀儡政府,窃取我们的石油和天然气”。

  特朗普政府的军事行动,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部分美国国会议员质疑其越权:“任何总统都不能秘密发动战争或进行不公正的杀戮!”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罗杰·威克宣布将“深入调查”袭击细节,民主党领袖杰克·里德更警告:“这些鲁莽行动可能引发与委内瑞拉的战争!”

  拉美国家也纷纷表达不满。墨西哥总统洛佩斯直言:“加勒比海不是美国的‘后院’,这种单边主义必须停止!”古巴外交部发表声明,谴责美国“将国际水域变成法外之地”。

  从法律层面看,美国行动涉嫌双重违规。根据《联合国宪章》,非战争状态下对主权国家民用船只发动致命打击,违反国际法;而美国宪法更明确规定,宣战权属于国会,总统无权擅自发动军事行动。

  美国将矛头指向委内瑞拉,却拿不出实质证据。根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数据,2024年拉丁美洲83%的可卡因来自哥伦比亚、秘鲁和玻利维亚,委内瑞拉既非生产国,也非主要转运国。而美国自身则是全球最大毒品消费市场,每年超10万人死于芬太尼过量。

  “美国每年合法生产数吨合成大麻,却指责委内瑞拉‘运毒’?”马杜罗反讽,“这就像杀人犯指控医生救人!”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炒作“运毒船”,实为转移国内矛盾。当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通胀率居高不下,移民危机愈演愈烈。通过制造外部敌人,特朗普试图凝聚保守派选民支持,为2026年中期选举铺路。

  面对威胁,委内瑞拉选择硬刚到底。马杜罗宣布,全国已部署250万名民兵,开放312处军营和912个射击训练场供民众训练。“我们不会成为美国的殖民地!”他在9月18日的军事演习中挥拳高呼,“委内瑞拉人已准备好用鲜血捍卫主权!”

  同时,委内瑞拉积极寻求国际支持。马杜罗致函拉美多国元首,呼吁召开加勒比地区主权与和平专题会议,落实《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和平区宣言》。古巴、尼加拉瓜等国已响应号召,准备组建联合巡逻队保护加勒比海安全。

  这并非美国首次以“禁毒”为名干涉他国内政。1989年,美国以“打击毒品贸易”为由入侵巴拿马,推翻诺列加政府;2009年,又以“保护平民”为借口出兵洪都拉斯,扶持亲美政权。

  “历史正在重演。”人权律师达芙妮·埃维亚塔警告,“当‘禁毒’成为军事干预的遮羞布,任何国家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

  截至2025年9月20日,美委对峙仍在升级。加勒比海上,美军战舰与委内瑞拉巡逻艇对峙;社交媒体上,特朗普与马杜罗隔空互骂;国际法庭里,律师们正为这场冲突的合法性展开激辩。

  在这场博弈中,最无辜的或许是那些被卷入战火的平民。9月15日遇难的3名男子,至今身份成谜——他们是毒贩?渔民?还是政治牺牲品?或许,答案早已不重要。在霸权与主权的碰撞中,真相往往是最早被牺牲的那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