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日本战斗机已降落欧洲基地
【史无前例!日本战斗机已降落欧洲基地】2025年9月19日,一架架喷绘着“大西洋之鹰”特别标识的日本F-15战斗机,在英国科宁斯比空军基地的跑道上缓缓降落。这是日本航空自卫队首次将战斗机部署至欧洲,标志着日本军事触角突破传统地理边界,引发国际社会对亚太安全格局剧变的强烈担忧。
9月14日,日本北海道千岁航空自卫队基地,4架F-15战斗机在2架C-2运输机、2架加油机的伴随下腾空而起,开启这场横跨亚、欧、北美三大洲的“历史性远征”。180名自卫队员组成的机群,经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鹅湾两站中转后,于19日抵达英国,后续还将飞赴德国拉格空军基地,最终于10月1日原路返回。
这场代号“大西洋之鹰”的行动,绝非简单的“军事访问”。日本防卫省直言不讳:此次部署基于“欧洲-大西洋与印太安全相互关联”的认知。军事专家指出,日本正试图通过“地理突围”实现战略转型——从区域防御转向全球介入,从“专守防卫”转向“主动进攻”。
近年来,日本将中国定位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却深知自身实力难以独力抗衡。于是,日本将目光投向北约:2022年联合英意研发第六代战机,2023年签署《互惠准入协定》,2024年设立驻北约代表处……此次部署,正是日本“引北约入亚”战略的关键落子。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公开宣称:“欧洲国家正加强在印太的存在,日本需以行动回应。”
自二战后,日本宪法第九条限制其海外军事行动。但近年来,日本通过“渐进式突破”不断架空和平宪法:从参与亚丁湾护航到向中东派遣情报舰,从通过北约援助乌克兰到此次跨洲部署战机。军事问题专家曹卫东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正以军事交流为名,为进攻性行动松绑。”
作为美国在亚太的“头号马前卒”,日本此举与美国“印太战略”高度契合。美国《防务新闻》直言:“日本战机赴欧,是向北约发出的‘合作邀请函’。”在俄乌冲突持续胶着的背景下,日本试图通过支持北约,换取美国对其军事松绑的默许,进而在钓鱼岛、台海等问题上获取更多操作空间。
日本战机降落欧洲基地,被视为北约“亚太化”的标志性事件。英国《金融时报》警告:“此举将欧洲安全议题与印太挂钩,可能引发全球军事格局阵营化。”事实上,日本已与英国、德国等北约国家开展联合军演,并计划在“加贺”号轻型航母上部署F-35B战机,构建“北约-日本”空中走廊的意图昭然若揭。
在日本与北约勾连的同时,俄乌冲突持续升级,俄罗斯在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部署导弹,日本则试射高超音速滑翔弹。此次日本战机飞抵俄罗斯“家门口”,被俄方视为赤裸裸的战略警告。俄罗斯军事专家指出:“日本正试图借助北约集体安全,对冲日俄双边压力,但此举只会激化对抗。”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亚太是和平稳定的高地,不是地缘争夺的角斗场。”然而,日本却执意将军事触角伸向全球。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评论:“日本若继续充当北约‘亚洲代理人’,将重蹈乌克兰覆辙,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亚太地区不需要‘亚太版北约’,日本应汲取历史教训,停止破坏地区和平稳定。”军事专家指出,日本战机赴欧,实质是“以战术行动服务战略野心”,中国需加强远洋作战能力建设,以应对潜在威胁。
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将在南千岛群岛增设防空导弹系统,并邀请中国共同开发经济设施。俄媒评论:“日本若继续挑衅,将面临中俄联合反制。”
东盟多国表示担忧,印尼《罗盘报》撰文:“日本应成为地区和平的桥梁,而非北约的‘桥头堡’。”菲律宾学者指出:“亚太国家需警惕日本‘引狼入室’,避免重蹈冷战覆辙。”
回望历史,日本曾因军事扩张走向万劫不复。如今,日本再次选择“赌国运”的道路:通过勾连北约,试图在亚太复制“乌克兰模式”,将地区国家拖入冲突漩涡。然而,时代已变——中国崛起不可逆转,亚太国家追求和平发展的决心坚定不移。日本若执迷不悟,终将重蹈历史覆辙,成为国际社会的弃儿。
日本战机降落欧洲基地,敲响了亚太安全的警钟。地区国家需团结一致,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军事集团化,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言:“东亚是合作开发的热土,不是地缘争夺的角斗场。”唯有摒弃冷战思维,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