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深夜公告
【字节跳动深夜公告】2025年9月20日凌晨,字节跳动发布的一则公告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公告中明确表示:“将按照中国法律要求推进相关工作,让TikTok美国公司继续服务好广大美国用户。”这一强硬表态,不仅打破了此前围绕TikTok命运的种种猜测,更将中美科技博弈的焦点再次拉回公众视野。
自2024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针对TikTok的“不卖就禁用”法案以来,这款拥有1.7亿美国用户的短视频平台便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法案要求字节跳动在2025年1月19日前将TikTok出售给非中国企业,否则将面临全面封禁。然而,禁令的执行时间却因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多次行政令签署而一再推迟——从最初的1月19日,到4月19日,再到7月19日,直至最近一次签署的9月16日,禁令被再度延迟三个月至2025年12月16日。
这种“悬而未决”的状态,让TikTok的美国用户和广告商陷入焦虑。据统计,TikTok美国广告收入占其全球总收入的近20%,一旦被封禁,不仅将导致数万名员工失业,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冲击美国内容创作、电商、音乐等多个行业。而字节跳动此次深夜公告,无疑是在向市场传递一个明确信号:TikTok不会轻易退出美国市场,中国法律将成为其最有力的“护城河”。
字节跳动的强硬态度,源于中国政府对TikTok问题的明确立场。9月1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中方尊重企业意愿,乐见企业在符合市场规则基础上做好商业谈判,达成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利益平衡的解决方案。”这一表态,既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企业自主经营权的尊重,也暗含了对美国单边制裁的坚决反对。
事实上,TikTok的困境并非个例。近年来,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华为、中兴、大疆等中国科技企业频频出手,试图通过技术封锁和市场准入限制维护其科技霸权。然而,这种“长臂管辖”的做法不仅违背市场经济原则,更损害了全球产业链的稳定。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亚太是合作开发的高地,不是
字节跳动此次敢于硬刚美国禁令,背后是其对合规经营的坚定承诺和内部反腐的雷霆手段。据公开通报,2024年全年,字节跳动共辞退违规员工353人,其中39人因涉嫌刑事犯罪被移交司法机关。仅2025年二季度,就有100名员工因触犯公司红线被辞退,18人因涉及刑事犯罪和恶意损害公司利益被实名曝光,8人已被取消期权并移交司法。
字节跳动企业纪律与职业道德委员会负责人表示:“无论是内部腐败还是外部造谣,只要触碰红线,绝不姑息。”这种“零容忍”的态度,不仅维护了企业利益,更向市场传递了一个信号:一个合规经营、治理完善的企业,才有底气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字节跳动的深夜公告,在美国用户中引发强烈反响。许多TikTok创作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声:“TikTok是我的生计,也是我的声音。感谢字节跳动为我们而战!”一位拥有千万粉丝的美国博主表示:“美国政府试图用禁令扼杀创新,但用户会用脚投票。”
然而,也有部分市场人士表达担忧。某国际投行分析师指出:“虽然字节跳动的表态强硬,但TikTok在美国的运营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例如,美国政府可能通过其他手段施压,或要求TikTok在数据存储、算法审查等方面做出更多让步。”对此,字节跳动回应称:“我们将严格遵守中国法律,同时积极与美方沟通,寻求符合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案。”
TikTok的遭遇,为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化布局提供了深刻启示。近年来,随着中国科技实力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然而,地缘政治冲突、文化差异、法律合规等问题,也让“出海”之路充满挑战。
正如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所说:“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经济收益,更在于为社会提供正向价值。”在TikTok的这场“保卫战”中,字节跳动用行动诠释了这一理念。
字节跳动的深夜公告,不仅是一次商业声明,更是一次对公平竞争、法治精神的捍卫。在全球科技博弈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科技企业需要更多这样的“硬气”——既要有开拓创新的勇气,也要有坚守底线的骨气。
正如公告中所言:“让TikTok美国公司继续服务好广大美国用户。”这不仅是字节跳动的承诺,更是中国科技企业向世界传递的信号:我们尊重规则,但绝不屈服于霸凌;我们追求共赢,但绝不牺牲原则。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唯有以法律为盾、以创新为剑,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