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9月20日电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7日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他形容这是一份加快香港迈向“由治及兴”的进程表。李家超昨日(19日)接受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访问,详细解读深化改革理念和具体施政措施:北部都会区是改革点、突破点,必须“拆墙松绑”加快发展;产业结构改革,推动香港高质量发展;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为港迎来更大商机;“部门首长责任制”明确权责,推动系统有效管理……
香港中通社图片
香港大公报报道,“有信心!能写在施政报告的内容,我都有信心落实。”李家超语调铿锵,对未来发展满怀信心。他表示,上任至今四份施政报告一脉相承,积极推动改革,坚持“以结果为目标”,强调深化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市民生活得更好,“最重要是搞好民生!”
李家超表示,改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步推进、凝聚共识的过程。2022年他上任初期,香港正经历新冠疫情,政府集中处理房屋和疫情两大迫切议题,推出“面积封底、时间封顶”等措施,确保公营房屋供应和质量。随著社会恢复稳定,尤其是基本法第23条立法完成后,香港迎来全力拚经济、谋发展的最佳时机。
“改革要有共识,社会要有共识,政府内部也要有共识。”李家超表示,从第一份施政报告提出“以结果为目标”,到如今强调“深化改革”,理念一脉相承,但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正在不断拓展。2024年施政报告,政府提出理念,告诉社会如何改革。至于今年的主题是“深化改革”,李家超指出,“北部都会区”将成为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为实现这一愿景,政府正大力推进程序和制度方面的“拆墙松绑”,通过立法和程序简化释放发展力量,“北部都会区是大家能够看到的改革点、经济发展的突破点。”
“社会有共识,便可齐心令香港升呢”
另一个备受瞩目的是产业结构改革。李家超表示,为提升经济抗风险能力,政府正积极引入高质量、新兴产业,例如高附加值制造业,力求实现产业多元化并创造更多优质就业机会。他强调,“社会有共识,大家便可以齐心令香港‘升呢’。”
李家超特别提及启德体育园,形容改革也需要硬件齐全,有世界一流的硬件,才能推动“有为政府”和“高效市场”结合,“现在推动引入商业模式及运作,例如康文署的场地以及沙滩作为第一阶段的改革,如果效果好,再到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谈及新推出的“部门首长责任制”,李家超进一步作出详细阐释,“部门首长责任制其实一向存在,只是以往没有系统化、制度化。部门首长责任制就是推动部门首长更有效管理,是进取型的改革方案。当然最好是(部门运作)日日都健康,好fit,不会病,总好过病的时候才去看医生食药。”
“部门首长责任制强调三点:一是将司局长的政治问责与公务员执行的行政问责更好衔接;二是推动部门首长建立管理与运作系统,提升部门效能;三是当部门出现问题时,须查找不足和责任,予以改善。”李家超表示,他最希望达到第二个目的,只要明确责任谁属,便不能卸责,可以防范问题出现,“我相信市民都希望见到个个部门都做得好。但病的时候除了要食药,还要断症,所以责任制的话,可明确责任谁属。”他强调,无论特首如何规划政策,都需要部门配合执行,市民才能感受到政策成果。
“凝聚力量,我们风光无限”
李家超列举过去三年推出的多项改革及其成效,包括“以结果为目标”的绩效管理制度和“全政府动员机制”。后者在应对天灾、大型活动等方面表现出色,例如此前启德体育园数万观众疏导的多次演练,实现顺畅有序。
李家超重申,所有改革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改善民生,让市民“收入更好、教育更好、青年有更多机会”。他呼吁社会共同参与,凝聚共识,实现1加1大于2的效果。
问及对施政报告的评分,李家超说,分数是社会大众给的,相反,自己心中会有目标,有要求,“无论今次有几多分,下次一定要更高”。李家超总结说,这次的施政报告凝聚了政府团队及社会各界的智慧,国际评级也证实香港政策方向正确,并在部分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他强调:“有国家做最强后盾,有咁叻嘅香港人,现在大家方向又好一致,力量凝聚起嚟,我哋风光无限。”
扩大企业“出海”平台 明年率队开拓新兴市场
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要发挥好“内联外通”的优势,联系起内地市场与国际市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当前环球贸易复杂多变,存在风险,但机遇更多,特区政府将把握内地企业“出海”热潮,扩大平台“容量”。他认为中亚、南美都是值得开拓的新市场,他透露,希望明年再率企业出访中亚、南美,开拓新市场、建立新关系。
李家超指出,愈来愈多内地企业正积极寻求海外市场多元化,不再依赖单一市场,香港作为国际化的“出海平台”重要性日益凸显,香港必须牢牢把握这个倍速增长的机会。他分享此前率领二十多家内地企业访问中东的经验,成效远超预期,已有项目落实签约,反映国际市场对香港作为商业枢纽的高度重视。
李家超表示,特首政策组的专家意见显示,企业“出海”为香港当前“最大机遇”。他直言无论政府是否提供协助,企业“走出去”的方向已经形成。他形容香港是“一辆快车”,本身就有很多“班次”,政府只要加大“班次”和“容量”,企业自然会选择“上车”。在此过程中,香港也促成了许多生意,涵盖服务业、专业人士、融资等方面,实现了相辅相成、互利共赢的局面。为此,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将扩大“出海”平台“容量”,扩大香港的国际网络。
服务专才融资 形成综合优势
为系统推进此项工作,施政报告提出,整合香港的外地办事处,包括投资推广署、香港贸易发展局和香港驻内地的办事处,组成一站式平台,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共同支援企业“走出去”。李家超强调,香港的服务业、专业人才和融资能力将形成综合优势,实现企业与香港发展的双赢。 (完)
李家超指出,香港作为自由港,在贸易、航运、科技、供应链管理等方面都表现出色,因此相信香港会受到新兴海外市场的欢迎。除了中东和东盟市场,香港也将开拓中亚和南美等新兴市场。李家超表示,香港早前已与秘鲁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中亚多国亦曾与香港相互发出邀请,双方合作意愿非常契合。因此,李家超计划未来访问中亚和南美,进一步开拓新市场、建立新关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