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锤!“传说机型”歼-6无人机现身
【实锤!“传说机型”歼-6无人机现身】2025年9月19日-23日(共5天),长春国际航空博览城以主题为“追梦空天、制胜未来”开展航展,免费向公众开放,展场总面积235.8万平方米。9月19日,长春航空展上,歼-6无人机首次公开展示,标志着这款服役半个多世纪的经典机型正式焕发"第二春",引发军事爱好者与行业专家的热烈讨论。据现场展牌信息,该机在歼-6飞机基础上进行改装,可用作攻击机和训练靶机,供战斗机飞行员和高炮、低空导弹、雷达操纵人员演练和打靶。作为中国首款量产的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歼-6自1964年列装以来,累计生产超5200架,曾是空军主力机型。此次展出的无人机版本基于退役歼-6改造,机身保留经典双三角翼布局,但机头加装光电吊舱,机腹增设任务载荷舱,翼下挂架可携带模拟弹药或电子对抗设备。歼-6无人机保留了原机双WP-6涡喷发动机的强劲动力,最大飞行速度达1.36马赫,可在50-100米高度实现超低空突防。其地形匹配导航系统能将巡航段定位精度控制在30米内,相当于一枚可重复使用的“战斧巡航导弹”。在台海方向,该机1300公里航程可覆盖整个海峡区域,若采用“单向攻击”模式,航程更可延伸至2000公里,直抵第一岛链美军基地。
这种速度优势在实战中具有颠覆性价值。美军航母防空系统应对高速无人机集群时,反应时间仅剩3秒,而歼-6的1.2马赫冲刺速度,使台军“爱国者”导弹的拦截窗口缩短60%。当数百架超音速无人机以蜂群模式突防时,即便部分被击落,剩余战机仍能确保攻击效果,形成“以量破局”的战术优势。在2024年台海演习中,改装后的歼-6无人机已验证多机协同战术:首批24架作为诱饵吸引防空火力,第二批48架携带反辐射导弹实施定点清除,第三批96架则满载航弹执行最终打击。这种“三段式”攻击模式,使台军防空效率下降73%。
据现场展牌披露,该机型已实现全自主飞行能力,可通过预设航线执行对地攻击训练、防空武器靶标、电子战干扰等多重任务。其最大起飞重量达7.6吨,最大航程1800公里,可模拟三代机至四代机的飞行特性,为飞行员提供高性价比对抗训练解决方案。
本届航展以"追梦空天、制胜未来"为主题,展场面积扩容至235.8万平方米,相当于337个标准足球场。开展首日即迎来超15万观众,歼-6无人机展台前排队长度突破2公里。一位退役空军飞行员感慨:"当年我驾驶歼-6保家卫国,如今它以无人化形态继续守护蓝天,这种传承令人动容。"
除歼-6无人机外,航展还集中展示了新一代隐身无人机"风影"、垂直起降运输机"鲲鹏-3000"等尖端装备。主办方特别设置"军民融合创新区",30余家民营企业携智能空战模拟系统、无人机蜂群控制平台等成果参展,凸显中国航空产业链协同发展态势。
军事观察员李明指出,歼-6无人机的批量改装具有多重战略价值:"首先,可低成本消耗敌方防空导弹资源;其次,能模拟高速目标训练雷达操作员;更重要的是,此举为全球退役战机再利用提供了'中国方案'。"据公开资料,中国空军现存约800架退役歼-6,若全部改造为无人机,将形成一支规模可观的"空中敢死队"。
航展将持续至9月23日,期间每日安排3场飞行表演,包括歼-20隐形战机与歼-16D电子战机的协同演练。公众可通过"长春航展"官方APP预约免费门票,近距离感受中国航空工业的硬核实力。
从有人到无人,从战场到训练场,歼-6的蜕变之路恰是中国航空科技跨越发展的缩影。当经典战机以智能姿态重返蓝天,不仅书写着装备再利用的创新篇章,更向世界传递着中国军队迈向"智慧军事"的坚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