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召回116887辆SU7电动汽车
【小米召回116887辆SU7电动汽车】9月19日消息,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可见,小米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主动担责、积极作为的有力体现,为整个行业在安全发展道路上树立了良好典范。决定自即日起,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116887辆。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在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开启的某些情况下,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若驾驶员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增加碰撞风险,存在安全隐患。2025年9月,小米YU7车主集中反馈车辆后排出现异常“哐啷”异响,疑似门板塑料件与金属结构共振所致。尽管看似是小问题,但汽车静谧性直接影响驾驶体验,甚至可能涉及安全结构问题。知名车评人闫闯公开怒斥小米,称“近十年国产制造都未曾遇到如此明显的品控问题”,并宣布“永不碰小米产品”,将争议推向高潮。更早之前,2025年5月,小米SU7 Ultra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实际功能与宣传不符,被质疑虚假宣传。同年9月,多位YU7车主提车后发现,新车玻璃上残留“测试车”字样静电贴痕迹,小米官方解释为“工厂抽检流程遗留”,但行业人士指出,量产车不应出现此类标识,引发“试产车当新车卖”的猜测。
小米擅长“饥饿营销”和“众筹模式”,但在汽车行业,这种策略引发诸多问题。首先,提前支付尾款争议:部分消费者反映,若不提前支付尾款,订单可能被顺延,而官方解释为“确保生产流程顺利”,但被质疑变相占用资金。其次,“炒楼花”式卖车:类似房地产预售模式,小米允许消费者提前下单,但汽车供应链远比手机复杂,一旦生产延迟或品控出问题,消费者权益更难保障。最后,过度营销与实际体验落差:如SU7 Ultra的“挖孔碳纤维机盖”被指夸大空气动力学效果,“车规级纸巾盒”等营销话术被批“华而不实”。华为余承东曾公开吐槽:“小米汽车质量和智驾不行,却靠营销销量远超华为合作品牌。”这一批评直指小米在汽车核心技术(如智能驾驶、底盘调校)尚未成熟时,过度依赖互联网营销的短板。
2025年9月,小米集团突然宣布辞退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Redmi品牌总经理王腾,理由是“泄露公司机密及利益冲突”。王腾是小米内部年轻高管代表,拥有178万粉丝,曾被视为雷军接班人之一。然而,这并非他首次因泄密被罚(2022年曾因泄露Redmi K50发布时间被处分),此次事件暴露小米在保密文化与营销策略上的深层矛盾。此外,小米汽车被质疑“重营销轻售后”,售后服务体系尚未完善,而汽车作为高价值耐用品,用户对长期可靠性要求极高。
小米的跨界造车之路,既是科技企业挑战传统制造业的野心,也是互联网思维与汽车工业铁律的碰撞。当“流量狂欢”遇上“用户信任”,小米必须重新审视造车的复杂性,否则,质疑声只会越来越多。
汽车安全,重于泰山,尤其是涉及智能驾驶功能时,任何细微的安全隐患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小米汽车此次召回的SU7标准版电动汽车,问题出在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开启的某些情况下,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若驾驶员不及时干预便会增加碰撞风险。这一隐患若未被及时发现和处理,一旦在实际行驶中引发事故,将给无数家庭带来沉重灾难。小米汽车没有选择隐瞒或拖延,而是依据相关法规,果断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召回计划,主动承担起消除安全隐患的责任。这种对用户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是对“安全至上”理念的有力践行,彰显了企业的道德底线和社会责任感。
智能驾驶作为汽车行业的前沿领域,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未知挑战和潜在风险。小米汽车此次召回,并非是对自身技术的否定,而是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探索与修正。通过召回,小米汽车能够收集到大量实际使用中出现的极端特殊场景数据,这些数据是实验室环境下难以获取的宝贵财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小米汽车可以深入了解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在实际应用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改进和优化,从而推动智能驾驶技术更加成熟、可靠。这种直面问题、勇于改进的精神,将为整个智能驾驶行业的技术迭代提供重要参考,促进整个行业在安全轨道上快速发展。
在智能驾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市场份额和技术领先,可能会忽视产品安全问题,给消费者带来潜在风险。小米汽车的召回行动,犹如一股清流,为行业树立了正面标杆。它向其他企业表明,在追求技术创新和商业利益的同时,必须将用户安全放在首位,只有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长期认可。这种示范效应将促使更多企业加强质量管控和安全研发,推动整个智能驾驶行业形成重视安全、规范发展的良好氛围,引领行业走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未来。
小米汽车召回116887辆SU7电动汽车,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行动。它体现了企业对用户生命安全的尊重和担当,为智能驾驶技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更为整个行业树立了安全发展的标杆。相信在小米汽车等企业的积极推动下,智能驾驶技术将在安全的保障下不断进步,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便利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