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小米召回116887辆SU7电动汽车 事关辅助驾驶功能!!
创始人
2025-09-20 01:01:18
0

  小米召回116887辆SU7电动汽车

  【小米召回116887辆SU7电动汽车】9月19日消息,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可见,小米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主动担责、积极作为的有力体现,为整个行业在安全发展道路上树立了良好典范。决定自即日起,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116887辆。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在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开启的某些情况下,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若驾驶员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增加碰撞风险,存在安全隐患。2025年9月,小米YU7车主集中反馈车辆后排出现异常“哐啷”异响,疑似门板塑料件与金属结构共振所致。尽管看似是小问题,但汽车静谧性直接影响驾驶体验,甚至可能涉及安全结构问题。知名车评人​​闫闯​​公开怒斥小米,称“近十年国产制造都未曾遇到如此明显的品控问题”,并宣布“永不碰小米产品”,将争议推向高潮。更早之前,2025年5月,小米SU7 Ultra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实际功能与宣传不符​​,被质疑虚假宣传。同年9月,多位YU7车主提车后发现,新车玻璃上残留​​“测试车”字样静电贴痕迹​​,小米官方解释为“工厂抽检流程遗留”,但行业人士指出,量产车不应出现此类标识,引发“试产车当新车卖”的猜测。

  小米擅长​​“饥饿营销”和“众筹模式”​​,但在汽车行业,这种策略引发诸多问题。首先,​​提前支付尾款争议​​:部分消费者反映,若不提前支付尾款,订单可能被顺延,而官方解释为“确保生产流程顺利”,但被质疑变相占用资金。其次,“炒楼花”式卖车​​:类似房地产预售模式,小米允许消费者提前下单,但汽车供应链远比手机复杂,一旦生产延迟或品控出问题,消费者权益更难保障。最后,过度营销与实际体验落差​​:如SU7 Ultra的“挖孔碳纤维机盖”被指夸大空气动力学效果,“车规级纸巾盒”等营销话术被批“华而不实”。华为余承东曾公开吐槽:“小米汽车质量和智驾不行,却靠营销销量远超华为合作品牌。”这一批评直指小米在汽车核心技术(如智能驾驶、底盘调校)尚未成熟时,过度依赖互联网营销的短板。

  2025年9月,小米集团突然宣布辞退​​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Redmi品牌总经理王腾​​,理由是“泄露公司机密及利益冲突”。王腾是小米内部年轻高管代表,拥有178万粉丝,曾被视为雷军接班人之一。然而,这并非他首次因泄密被罚(2022年曾因泄露Redmi K50发布时间被处分),此次事件暴露小米在​​保密文化与营销策略上的深层矛盾​​。此外,小米汽车被质疑​​“重营销轻售后”​​,售后服务体系尚未完善,而汽车作为高价值耐用品,用户对长期可靠性要求极高。

  小米的跨界造车之路,既是科技企业挑战传统制造业的野心,也是互联网思维与汽车工业铁律的碰撞。当“流量狂欢”遇上“用户信任”,小米必须重新审视造车的复杂性,否则,质疑声只会越来越多。

  汽车安全,重于泰山,尤其是涉及智能驾驶功能时,任何细微的安全隐患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小米汽车此次召回的SU7标准版电动汽车,问题出在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开启的某些情况下,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若驾驶员不及时干预便会增加碰撞风险。这一隐患若未被及时发现和处理,一旦在实际行驶中引发事故,将给无数家庭带来沉重灾难。小米汽车没有选择隐瞒或拖延,而是依据相关法规,果断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召回计划,主动承担起消除安全隐患的责任。这种对用户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是对“安全至上”理念的有力践行,彰显了企业的道德底线和社会责任感。

  智能驾驶作为汽车行业的前沿领域,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未知挑战和潜在风险。小米汽车此次召回,并非是对自身技术的否定,而是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探索与修正。通过召回,小米汽车能够收集到大量实际使用中出现的极端特殊场景数据,这些数据是实验室环境下难以获取的宝贵财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小米汽车可以深入了解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在实际应用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改进和优化,从而推动智能驾驶技术更加成熟、可靠。这种直面问题、勇于改进的精神,将为整个智能驾驶行业的技术迭代提供重要参考,促进整个行业在安全轨道上快速发展。

  在智能驾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市场份额和技术领先,可能会忽视产品安全问题,给消费者带来潜在风险。小米汽车的召回行动,犹如一股清流,为行业树立了正面标杆。它向其他企业表明,在追求技术创新和商业利益的同时,必须将用户安全放在首位,只有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长期认可。这种示范效应将促使更多企业加强质量管控和安全研发,推动整个智能驾驶行业形成重视安全、规范发展的良好氛围,引领行业走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未来。

  小米汽车召回116887辆SU7电动汽车,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行动。它体现了企业对用户生命安全的尊重和担当,为智能驾驶技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更为整个行业树立了安全发展的标杆。相信在小米汽车等企业的积极推动下,智能驾驶技术将在安全的保障下不断进步,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便利和美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