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不锈钢盲道引发多人摔倒
【广州不锈钢盲道引发多人摔倒】近日,有网友称,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街边的便道上铺设了一段不锈钢盲道,表面光滑如镜的材质虽符合设计规范中的"防滑"参数,实际踩踏时却因金属特性异常滑溜。短短三天内已有七位行人在此意外滑倒,其中包括两名拄拐杖的老人和一位怀抱幼儿的母亲。视频拍摄者特意穿着平底鞋,在镜头前用不同角度反复踩踏盲道表面,鞋底与金属接触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身体随着滑动幅度不自觉地左右摇晃,最终不得不扶住路旁栏杆才稳住身形。这段时长23秒的实测视频上传后迅速引发热议,短短六小时播放量突破百万,评论区涌现出数百条市民自发上传的同类滑倒视频。有网友评论称:“这么滑,要是下雨,那盲人一踩上去不扑通(摔倒)。”视频发布者还称,拍摄视频的时候看到有两三个人在此滑倒。9月18日上午,记者致电广州市天河区住房建设和园林局反映了相关情况,工作人员称,金属盲道区原在围挡施工且便道路面已拆,因有大型运动会,为方便通行,施工单位上月拆除围挡、暂恢复便道。恢复时为避免重复施工等,临时铺金属盲道,年底还会围挡重修需再拆路面,所以未正规铺装,施工结束会铺石材。金属盲道不到100米,已通知施工单位尽快整改消隐患。
从事件本身来看,施工单位铺设这段不锈钢盲道,初衷或许是为了在大型运动会期间方便行人通行,避免重复施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这种“临时”的便利却忽视了最基本的安全要求。盲道,本就是为盲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安全出行指引的设施,其设计理应充分考虑防滑、易识别等关键因素。但这段不锈钢盲道,光滑程度连普通人行走都极易摔倒,对于盲人而言,更是潜藏着巨大的危险,一旦遭遇雨天,后果不堪设想。这反映出施工单位在制定和实施临时措施时,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将保障行人安全放在首位,仅仅着眼于施工的便利性和成本考量,是对公共安全责任的漠视。
从城市管理的层面审视,住建和园林局工作人员在接到记者反馈后,虽及时回应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但这背后暴露出的监管漏洞不容忽视。在施工单位决定采用不锈钢盲道这一临时方案时,相关部门是否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与评估?是否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有效监督?如果监管能够前置,在方案制定阶段就提出安全方面的质疑与要求,或许就能避免这一安全隐患的出现。城市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关乎市民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对于任何可能影响公共安全的临时性措施,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建立严格的审核与监督机制,确保安全底线不被突破。
这一事件也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敲响了警钟。在城市建设和改造过程中,临时性措施屡见不鲜,如临时道路铺设、临时设施搭建等。这些措施虽然具有阶段性和过渡性的特点,但绝不能成为降低安全标准的借口。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管部门,都应深刻认识到,任何时候,安全都是城市建设的基石,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在追求工程进度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始终将保障市民安全放在首位,对临时性措施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评估,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广州不锈钢盲道“滑倒”事件虽小,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监管漏洞。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以此为契机,深刻反思,加强监管,完善制度,让临时性措施也能经得起安全的检验,真正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便捷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