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欣欣获刑12年 曾索要千万逼死前夫
【翟欣欣获刑12年 曾索要千万逼死前夫】9月19日上午10时,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内,随着审判长敲响法槌,一场持续八年的婚姻悲剧与法律较量画上阶段性句点——被告人翟欣欣因犯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同时需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苏享茂家属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7万余元。这起案件不仅揭开了一段以婚姻为名、行敲诈之实的黑暗往事,更引发社会对婚姻伦理与法律底线的深刻反思。
时间回溯至2017年3月,计算机工程师苏享茂通过婚恋网站结识翟欣欣。这位自称“书香门第”出身、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女性,以温柔体贴的形象迅速俘获苏享茂的心。然而,这段看似浪漫的邂逅,实则是精心设计的陷阱。恋爱仅两个月,翟欣欣便以“安全感”为由,要求苏享茂为其购买海南三亚房产。该房产总价319万元,苏享茂支付首付款199万元,并在房产证上写下翟欣欣名字。领证前夕,翟欣欣突然翻出“前婚史”,以“隐瞒婚史需赔偿”为由,再次索要133.8万元“封口费”。苏享茂为维系关系,被迫转账。
婚后仅一周,翟欣欣便以“性格不合”提出离婚,并威胁举报苏享茂公司偷税漏税、灰色运营等问题,索要1000万元“精神损失费”及海南房产。为逼迫苏享茂就范,她甚至带人到其公司闹事,导致员工集体离职。2017年7月18日,走投无路的苏享茂被迫签署离婚协议,支付660万元首期款,并承诺两个月内付清余款。在翟欣欣持续威胁下,苏享茂公司资金链断裂,个人信用崩塌。2017年9月7日凌晨,他在留下“被毒妻逼死”的遗书后,从北京西二旗公寓15楼纵身跃下,年仅37岁。
苏享茂的离世,揭开了一场长达八年的法律拉锯战。其家属拒绝私了,坚持追究翟欣欣刑事责任,并公开大量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2023年3月31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翟欣欣退还苏享茂家属现金、汽车共近千万元,并撤销其海南、北京两套房产的所有权。同年5月12日,苏享茂家属确认收到660万元还款。2023年5月20日,翟欣欣因涉嫌敲诈勒索被刑事立案。检察阶段,她虽认罪认罚,但检方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结合其“数额特别巨大”(敲诈金额超千万元)且造成被害人死亡的严重后果,提出10年6个月至12年的量刑建议。
2025年1月21日,案件在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公诉人指出,翟欣欣与苏享茂婚姻仅存续42天,无共同财产,其索取财物均属苏享茂个人财产,且以举报违法相要挟,构成敲诈勒索罪。翟欣欣辩护律师虽主张“部分款项为自愿赠与”,但在铁证面前难以自圆其说。2025年9月19日,法院认定翟欣欣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二年。审判长强调:“婚姻不是敛财工具,法律不会纵容以感情为名的犯罪。”
这起案件的宣判,在社会上激起强烈反响。网友纷纷留言:“12年刑期,无法挽回一条生命,但至少让恶人付出代价!”“婚姻需真诚,法律是底线,任何越界行为都应受到严惩!”
婚姻伦理的崩塌。翟欣欣的行为,彻底撕裂了婚姻的温情面纱。她以恋爱为名接近苏享茂,以婚姻为壳实施敲诈,将感情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这种“婚姻诈骗”模式,不仅伤害个体,更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法律底线的坚守。法院的判决彰显了法律对敲诈勒索行为的零容忍。根据《刑法》,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翟欣欣案中,其犯罪手段恶劣、后果严重,12年刑期符合法律精神,也为类似案件树立了判例标杆。
社会治理的启示。案件暴露出婚恋网站监管漏洞、高知群体道德失范等问题。专家呼吁,需完善婚恋平台实名认证、加强婚姻法律宣传、建立心理干预机制,从源头预防“婚姻诈骗”。
翟欣欣案的落槌,不仅是对一个犯罪者的惩处,更是对社会良知的呼唤。婚姻,本应是两颗心的真诚相依,而非一场精心设计的交易。当金钱侵蚀感情、贪婪吞噬人性,法律必须成为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苏享茂的悲剧令人痛惜,但他的抗争与家属的坚持,让更多人看到:面对不公,法律不会沉默;面对罪恶,正义终将到来。愿这起案件成为一面镜子,映照出婚姻的本质,也照亮每个人心中对真善美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