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84帅飞行员成航展“人形打卡点”
【1米84帅飞行员成航展“人形打卡点”】2025年9月19日,长春国际航空博览城迎来历史性时刻——为期五天的航空盛会首日参展人数突破18万,凌晨4点入场车队排起长龙。在这场军事科技与青春荷尔蒙的碰撞中,一名身高1米84的空军机长凭借挺拔身姿与制服魅力,意外成为全网热议的“人形打卡点”。当观众齐声高呼“太帅了”时,这位年轻飞行员嘴角不受控制地上扬,露出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这一幕被镜头定格后迅速刷屏社交媒体。在空警-500A预警机前,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机长身着军绿色飞行服,墨镜遮不住眉宇间的英气。他时而单手扶栏杆与观众合影,时而摘下墨镜展现真诚眼神,当听到人群中此起彼伏的赞美声时,原本紧抿的嘴角漾开笑意。这一被网友称为“制服杀”的瞬间,让传统航展的“装备崇拜”悄然转向“人格共鸣”。“我们空警-500A搭载的数字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同时追踪100个目标,对隐身战机探测距离超180公里。”在互动间隙,机长用专业术语向围观群众介绍座驾。这种“颜值与实力并存”的特质,恰与2024年珠海航展走红的陆军女飞行员徐枫灿形成跨时空呼应——后者凭借驾驶直-20的飒爽英姿,创下单条视频播放量破2亿的纪录,其微博超话中60%的帖子都在讨论“如何成为飞行员”。
长春航展的这一幕,折射出中国空军文化传播的战略转型。过去以装备参数为核心的“硬核展示”,正在被“人物故事+科技体验”的复合模式取代。空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构建‘硬科技+软传播’的双螺旋结构。”这种策略的成效已显现。自徐枫灿2024年爆红以来,空军招飞报名人数年均增长210%,女性报考者占比从3%跃升至15%。徐枫灿从12万考生中脱颖而出,以满分成绩毕业,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其成长纪录片在B站播放量超8000万;歼-20飞行员与观众玩起“空中格斗”知识问答,运-20机组人员邀请孩子进入驾驶舱体验,地勤人员佩戴“请问需要帮助吗”的微笑胸牌。
在航天馆内,1:1还原的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展示舱同样排起长队,家长们带着孩子触摸“太空之家”的舱门把手。这种沉浸式体验与飞行员的亲和力形成奇妙共振。“当年轻人开始用‘可爱’‘帅气’形容军人,用‘打卡航展’表达爱国热情,国防教育就真正走进了人心。”军事文化研究专家李默指出。长春航展机长的走红并非偶然。2024年珠海航展上,陆军首批女飞行员徐枫灿因驾驶直-20的飒爽英姿成为“顶流”,其微博话题阅读量超5亿,网友直呼“这才是该追的星”。而此次空警-500A机长以1米84的身高、挺拔身姿成为“人形打卡点”,标志着空军形象传播从“物”的展示转向“人”的共鸣——当公众开始用“帅气”“可爱”形容飞行员,用“想去航展打卡”表达对空军的向往时,国防教育的目标已悄然实现。
“颜值”仅是敲门砖,真正让这些形象破圈的,是背后的专业实力与精神内核。徐枫灿首次单飞时成为陆军首个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驾驶直-20时克服高原气流完成课目;长春机长所在的空警-500A预警机,其数字有源相控阵雷达可同时跟踪100个目标,对隐身战机探测距离超180公里。这些细节通过航展解说、媒体报道被挖掘后,公众的关注点从“外表”自然延伸至“内里”——对“颜值”的追捧,最终转化为对空军实力的认同。
长春航展上,那位1米84的机长或许不会想到,自己嘴角上扬的瞬间会成为时代注脚。但历史会记住:当00后飞行员与Z世代观众在航展上相遇,当“颜值经济”与“硬核实力”产生化学反应,中国空军的文化传播正书写着新的篇章——这不是简单的“偶像化”,而是一个大国空军对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是新时代青年对强军梦的深情告白。
从空警-500A的雷达阵列到飞行员的制服笑容,中国空军正在用“硬科技”与“软传播”的双重叙事重塑公众认知。当“追星”追的是保家卫国的战士,当“打卡”打的是国之重器,这种破圈传播便超越了娱乐范畴,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青年报国志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