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9月19日电 试想一下,身处任何国家旅行的你,无论是哪种语言和哪种嘈杂环境,都能与对方清晰对话,实时翻译地“听明白”面对面交谈;骑行中的你不再需要看车把上的手机,方向箭头就会浮现眼前;高端会议现场的你,实时翻译与字幕让你即时看到发言内容并按你的指令即时保存到你的文档……如今这些场景,都可以通过智能眼镜实现。以智能眼镜为入口的新一轮AI硬件风潮已至,而粤港澳大湾区的“AI眼镜产业链”也逐渐显现。
2025年进入“AI眼镜爆发元年”
当地时间9月17日,Meta在其年度Connect大会上推出新款AI眼镜Meta Ray-Ban Display,该眼镜具备地图导航、实时字幕与翻译、摄影、视频通话等功能;配置“神经腕带”,用户可通过细微手势操控显示屏。该智能眼镜售价799美元,9月30日起在美国部分实体零售店发售。
“眼镜是个人超级智能的理想形态。它能让你身处当下,同时又能获取各类人工智能功能,让你变得更聪明、沟通更顺畅、记忆力更强、感知更敏锐。”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表示,眼镜是唯一能让人工智能“看见你所见、听见你所听”的设备形态,未来甚至能生成用户想要的内容,比如图像或视频。
AI眼镜市场规模。
随著技术不断进步,AI眼镜越来越多的功能被开发,也越来越多走入人们的生活。据了解,目前AI眼镜行业在硬件层面实现了轻量化设计,微投影与波导片结合的显示方案实现了“目光所及即信息呈现”,轻量化摄像头、麦克风阵列等设备能捕获人体感知输入,为自然交互打下基础,这在远程协助和文旅场景中尤为重要。
2025年也许可以算作是“AI眼镜爆发元年”。AI眼镜市场表现强劲,全球涌现出“百镜大战”的竞争局面。随著 AI眼镜市场热度持续高涨,包含 AI 眼镜在内的智能终端成为多个地方政府关注的领域。
根据咨询公司Counterpoint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一倍,其中Meta的雷朋智能眼镜在出货量中占据主导地位。IDC发布的《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和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分别为148.7万台、49.4万台,同比增长82.3%、116.1%。
百舸争流 智能眼镜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智能眼镜在中国也正迎来爆发前夜。据市场调研机构IDC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预计达到1451.8万副,同比增长42.5%,其中AI眼镜出货量预计882.8万副,同比增长225.6%。中国市场2025年智能眼镜出货量将达290.7万副,其中AI眼镜出货量预计216.5万副,同比增长178.4%。投融资方面,今年上半年,全球 VR/AR 行业总共完成了66笔融资,总金额达559.8亿元。
自2008年爱普生立项AR眼镜以来,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便在这片未知领域持续探索。2023年,Meta发布的Ray-Ban Meta眼镜成为关键转折点——它成功打通算法、芯片、光学和交互的全链路闭环,让AI眼镜从小众玩具蜕变为大众刚需的临界点。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技术从单一到多元的融合,更揭示了AI眼镜从辅助工具向综合智能终端的转型。在国内,智能眼镜产业集群效应已十分明显。
作为电子新消费产品,中国企业也出现在新赛道上,并且表现不俗。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国内智能眼镜企业雷鸟创新的AR眼镜以39%的市场份额,首次成为全球第一。
酷炫新品背后的湾区企业
AI眼镜是目前主流的AI交互入口,可以第一视角进行人机交互,实现实时翻译、物体识别、智能问答等功能。如果说2024年AI眼镜只是在概念上掀起了“百镜大战”的浪潮,今年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AI眼镜正式发售上市,用户对AI眼镜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在这些酷炫新品的背后,站著一大批中国供应链企业,其中不乏来自大湾区的供应商。盘点湾区企业,深圳、广州、珠海这几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在AI眼镜产业链上已形成高度集聚的产业集群,涵盖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的全链条布局。在深圳的代表性企业有:整机制造与品牌商雷鸟创新,其产品占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推出的X3 Pro等产品,集成实时翻译、AR导航等功能,镜片良品率提升至92%;还有华为最近也发布了智能眼镜新品,布局消费级市场。
在今年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来自深圳的意法半导体展台展示的莫界科技AR眼镜仅35克,是目前全球最轻的双目AR眼镜,实现了10小时续航,成为全场焦点产品。莫界科技是全球首家可以涵盖从底层光学材料到晶圆,再到波导、光机、前框及整机,端到端全链条提供技术服务的公司。
产业链上,深圳的恒玄科技、瑞芯微等企业提供芯片与核心组件、研发RK3588芯片,性能对标国际大厂;而在代工与供应链中,歌尔股份是全球AR/VR代工龙头,年产能超千万台,领益智造为XREAL、Meta提供散热方案及组装服务。
在广州AI眼镜中的光学与材料、传感器与交互产业链中,有雅视光学、宇瞳光学、奥比中光、科大讯飞等企业;在珠海,京东方华灿光电是国内最早布局Micro LED技术的企业之一,是全球首条规模化量产6英寸Micro LED生产线,这一技术突破使其成为AI眼镜微显示屏的核心供应商;珠海本土芯片设计公司全志科技,则提供AI眼镜所需的SoC系统级芯片和软硬件一体化方案……
一张围绕AI眼镜的产业拼图在湾区正变得日益清晰,从上游到下游,关键企业已就位,串联起器件、模组、整机、测试等产业链环节,湾区的智能眼镜产业链群已崛起。
方正证券认为,AI带来革命性的交互体验,契合 MR 虚实结合需求。AI+AR或是产业发展趋势。各大厂商均积极开发AI智能眼镜新品,2025年迎来智能眼镜集中发售大年,有望加速产业链技术成熟、成本下降,提升消费者认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