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9月19日电 题:全运会广播体操赛 香港群众来了
香港中通社记者 梁嘉轩
“第九套广播体操,现在开始。”广播体操过去在香港未算普及,但在第十五届全运会的热潮下,这项“全民运动”伴随著群众赛事,走进了香港市民的视野。
图为香港特区代表队训练现场。(香港中通社记者 梁嘉轩摄) 香港中通社图片
广播体操自1951年问世,是一套简单易行的健身方式,全国各机关、学校、部队、厂矿、企事业单位和社区,都会建立广播体操和工间操制度,而广播体操迄今演变发展到了第九套,并在2021年首次进入了全运会。
而这一次是香港特区代表队第一次参与全运会的广播体操项目,香港中通社记者日前到了他们的训练现场,了解他们如何备战全运会。
图为中国香港啦啦队总会秘书长钟道颖正在为运动员讲解比赛注意事项。(香港中通社记者 梁嘉轩摄)
中国香港啦啦队总会负责统筹广播体操项目香港特区代表队的相关事宜,秘书长钟道颖表示,由于广播体操在香港算是比较新的运动,大众对它并不熟悉,甚至有误解,“很多市民听到‘广播体操’,会不自觉地和‘体操’联系起来,觉得它对运动能力要求很高。”
但事实恰好相反,他介绍,广播体操是全民运动,配合音乐、通过简单的伸展动作就能促进健康,无论是幼稚园小朋友还是长者都适合。
作为全运会群众赛事项目,其评分准则也体现出广播体操的全民性。各队伍虽然可以在指定部分加入创编展演,但严格规定不能有做抛接、托举、翻腾、极限力量等高难度或技巧类动作,需够体现广播体操兼顾基本、简单的项目特点。
在训练的场馆内,运动员有男有女、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层,小学老师缪慧仪是广播体操项目香港特区代表队的一员,她平时要去学校上班,到了周末就出来训练。
由于香港大部分市民上学时都未接触过广播体操,因此对缪慧仪而言,这亦是新的尝试。“一开始我在(特区政府)康文署的网站,看见上面写著有群众赛事项目可以参加,我就看看哪些适合自己。”
缪慧仪说,刚开始加入这个队伍的时候,看到很多队友都来自不同的运动背景,有些甚至没有什么运动基础。“但入选队伍之后,他们都非常努力地去做好每一个动作,我也确实看到他们有很大进步。”至于她自己,其实一开始也不太了解广播体操这个运动,但经过这几个月的训练,同时作为教师,她觉得广播体操很值得在香港推广。
香港特区代表队的多元化亦体现出香港的多元,除了缪慧仪,从事金融行业的刘婷当天亦接受了香港中通社记者的访问。她说:“我来香港已经13年了,原本来自陕西西安。当初从香港大学毕业后,就留在这里工作、生活。”
而广播体操对刘婷而言,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是因为这贯穿了她在内地的九年义务教育,但后来来了香港,“我几乎都忘了这件事”。到了报名的时候,她才想起来“原来我学过这个,很熟悉”。
广播体操虽然全国统一,但在全运会中,各地代表队可以在前奏阶段创编展演。刘婷说,这些自己小时候在内地熟悉的动作,在香港被赋予了更多艺术感,这次的全运会赛事,像一座桥梁,连接了香港和内地的文化、工作节奏。
第九套广播体操团体赛即将于9月20至21日在珠海举行,在采访的最后,刘婷对著香港中通社的记者说,“我们非常有信心,现在完全有能力参加比赛和表演了。”(完)
下一篇:香港发三号风球 幻彩咏香江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