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维港天高海阔,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第四份施政报告如期而至。这份在香港由治及兴关键节点颁布的蓝图,既承载著对接国家战略的时代使命,更饱含对市井民生的深切关怀。作为扎根香港的财经工作者,我从中看到三个照亮前路的坐标:
以国家所需,铸香港所长。 当全球格局深刻演变,香港更需把握“一国两制”独特优势,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点。施政报告将太空经济列为重点产业,正是把香港国际金融血脉融入国家航天强国征程的远见之举——让卫星科技在香江之畔闪耀资本光芒,使商业航天企业借香港跳板走向世界。而“北部都会区”的加速推进,更需以制度创新拆除湾区流动藩篱: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园区试行跨境税制协同,让科研设备自由过境;推动香港成为人民币绿色债券定价中枢,助力国家“双碳”目标。香港这颗东方明珠,唯有在祖国发展大潮中方能绽放最璀璨华彩。
以资本活水,润创新沃土。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基因,当在新质生产力时代焕发新生。报告提出发展人工智能与低空经济,需以灵活政策引导资本浇灌创新幼苗:私募基金可成为培育独角兽企业的园丁,风险投资应为青年创客插上翅膀。会计专业界更愿担当“市场看门人”角色,构建适应新兴产业的估值、审计、披露规则,让投资者信心与科技突破比翼齐飞。特别在艺术品交易枢纽建设中,香港可搭建文化金融的“丝路金桥”,既吸引全球收藏珍品汇聚香江,更推动中华瑰宝通过香港平台走向世界。当资本与创意深度交融,香港方能成就真正的国际创科枢纽。
以民生为本,暖万家灯火。 施政的终极温度,体现在公屋轮候长者舒展的眉间,在年轻夫妇拥抱新生命的笑颜。报告优化置业阶梯、支援生育家庭,还需以巧思将政策善意化为可触可感的改变:让公屋资产变“活水”反哺社区维护,使托育支出抵税政策成为家庭“及时雨”。我们更期盼跨境医疗合作开出惠民新花——港深药械联合采购压降抗癌药价,大湾区养老社区让银发族安享岁月。这些点点滴滴的暖意汇聚,终将凝结成香港最珍贵的城市品格。
风正帆悬,时不我待。新阶段需要政府与市民同心携手:公务员队伍当以“为民服务”的初心取代程序思维,社会各界需以包容进取取代零和博弈。作为国家政协委员,我坚信香港在行政长官带领下,定能书写“一国两制”新篇章。且让我们以狮子山下的拼搏精神,共绘香港由治及兴的时代画卷!
(本文作者是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咨询专家、太平绅士罗卓坚)